而后者是原籍美国,但于1876年生于杭州的基督教传教士,曾参加建立杭州育英书院(即后来的之江大学),1908年任南京金陵神学院希腊文教授,1919年起任燕京大学校长、校务长,1946年任美国驻华大使,1949
参与活动的辅祭来自慈幼英文学校、圣类斯中学、香港邓镜波书院、香港仔工业学校和邓镜波学校。
迷你世青培育活动让青年接触不同社群同日较早前,青委会等团体举办「迷你世青」活动,逾一百二十位青年到中环等地区探访外佣和少数族裔等群体,下午到高主教书院分享。
活动以“福传行”为主要活动之一,当日下午总铎区安排车辆从各堂区接载教徒往粉岭的圣芳济各书院,由前总铎刘德光神父主持起步礼,然后众堂区神父和堂区议会代表率领教徒出发,从粉岭经上水清河村走向基督之母堂,全程约九十分钟
粉岭圣芳济各书院学校牧民工作者游大为称,学生生活忙碌,特别在现有的教育制度下,要应付不同的考试及课程,这是青牧的挑战。
苏修女目前奉派回港工作,学习中文之余,部份时间在圣嘉勒女书院教授宗教教育,并不时应邀服务本地菲律宾信徒团体。
随后保禄六世书院的学生介绍保禄六世的生平,另外三名学生献上烛光,感谢上主赐予保禄六世——一位鼓励信徒履行公义、尊重生命、关怀弱小,并革新教会的教宗。
狄神父一九五三年到香港服务,在两所耶稣会办的华仁书院执教数十载。他虽是外国人,但采纳孔子「有教无类」的教育方针,并积极推广全人教育。
“乐舞坊”成员以及嘉诺撒圣玛利书院师生等表演舞蹈,带领参加者进入祈祷。最后,陈志明副主教带领默想。活动后,进教之佑堂信徒苏秀兰表示,“父母有责任对子女培育圣召”。
反映教会参与社会另一讲者、粉岭圣芳济各书院助理校长邓明辉透过天主教研究中心的口述历史资料,从公教职工青年会(工青会)教友领袖黄学明及该会神师华天禄神父(P.Vallet)的故事,回顾教会的社会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