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在弥撒讲道中强调:天主也哭泣:祂的哭泣像那位爱子女的父亲那样,即使子女大逆不道,做父亲的也永远不会弃绝他们,总是等着他们。
比喻中的父亲为了他儿子离弃家庭流浪在远方而不断焦虑。比喻中说,儿子还在远处的时候,父亲就看见他。这意味着,那父亲一直盼望着儿子有朝一日终于要回家,由于不断的盼望,于是总是这样凝视着遥远的地方。
《罗马观察报》和《梵蒂冈新闻网》近日联袂采访了教宗方济各,请他谈谈大圣若瑟与今日父母亲及子女的关系。教宗宣布了大圣若瑟年,并写了《父亲的心肠》宗座牧函,而且在要理讲授中正在谈论若瑟这个人。
吴主教结合圣经和若瑟年文告,讲述若瑟的七个品质与德行和若瑟的4个梦。若瑟是顺从天主的父亲,以他的“愿祢的旨意承行”保护了圣母玛利亚和耶稣的生命,教导圣子“承行父的旨意”。
我的成长极为普通,跟其他小孩没两样,过着快乐的童年生活,无忧无虑。但在我十一二岁的时候,父亲突然患上肺癌,那个时候他才四十三岁,正值青壮之年。
进入山西长治,天空不时下起小雨,仿佛也在为老人的离世而落泪。经过六个小时的长途跋涉终于到达目的地。走进高庄,走进那整洁的小院,看见果实累累的山楂树,还有那茁壮生长的瓜果,无不向我们诉说着主人的勤劳。
教宗在文告中以圣母的净配、耶稣的鞠养之父大圣若瑟为所有圣职人员和男女会士的生活典范。
在独鲁万意外身亡的志工女青年克里斯特尔‧帕达萨斯(KristelPadasas)(梵蒂冈电台讯)教宗方济各1月18日中午会晤青年后,立即回到圣座大使馆,在那里接见了于前一天在独鲁万意外身亡的志工女青年克里斯特尔
教宗提到若瑟担负起父亲的义务,抚育婴孩耶稣成长,直到祂成了成熟的人。当天福音记述童贞玛利亚,若瑟的未婚妻将诞生耶稣的事迹(玛一18-25)。
信德网讯12月12日,为响应教宗方济各《父亲的心肠》牧函的精神,济南教区向神父们发布通知:要求各堂区本堂神父在将临期第三主日(喜乐主日)与普世教会同步,于本堂区内开启“大圣若瑟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