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对死亡的本能恐惧表明人需要把希望寄托於生命的天主。因此,面对即将来到的死亡危险,希望的话语成了祈祷。教宗继续说:我们很容易蔑视自己在有难时才求天主的态度,视之为只是功利的祈祷,不完美的祈祷。
春节,好像给人们注入了一丝丝精神寄托的韵味。劳作一年,只为除夕那一顿年夜饭的圆满。
然而,感谢天主,我们不把希望寄托在那些不可能的预测,也不寄托在经济预估,即使这样的预估很重要。我们的希望乃在于天主。但这样的希望不属于一般的宗教热忱,也不属于披着信仰外衣的宿命论”。
教宗若望·保禄二世说我把将来莫大的希望,寄托于夫妇恳谈会。
这封信寄托著莫大伤痛,我读信时深受触动,因为我说出:『上主,我们看见祢持续在启发天国的真正价值观。』」教宗语重心长地指出,我们时常出于方便或安逸,而对福音七折八扣。
它不是心灵空虚者的寄托,却是带给人心灵真平安与真喜乐的彻底交付,是对爱着我们的慈父的子女般的信赖。它不是无可奈何的死守教条,而是出于不愿伤害慈父与他人的心甘情愿。
人们总说世上最伟大的是母爱,如今却生死两隔让这爱失去了寄托!人们总说善有善报,中国人如此善良,勤劳,温和,为何偏偏要承受如此的蹉跎!人们在问:苍天啊!你这是怎么了!
想到教宗若望·保禄二世把21世纪教会的希望寄托于家庭的振兴,我深有同感。作为堂区司铎,本着能够对教友夫妇们多少有所帮助的想法,我开始摸索着接触夫妇恳谈会。
无望的父母只好把希望寄托给天主,无论进堂还是在家,总是求天主赏赐甜甜有所好转。
他并没有做高谈阔论的演说,只是默默无语以身作则地在做;他甘愿成为贫者弱者,为了安慰、提携、救拔、鼓舞贫者弱者,让他们在逆境中仍然能够奋勉拼搏;他甘愿成为渺小卑微,为了让渺小卑微者的心灵有所寄托,不再自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