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者由于它的刚烈,很容易与他人筑起无法沟通的墙,直至心生仇恨。后者则易于建立理解的桥梁,哪怕发生过口角和争吵,但它的前提条件是寻求和实践谦卑。教宗当天的弥撒讲道,延续了前一天的讲道思想。
为了“创造一个新的人类,缔造和平”,他没有逃避冲突的境况,而是将自己完全暴露给那终要将他钉死在十字架上的仇恨。但事实上,基督仍然活着,而仇恨却一命呜呼。
本月27日是奥斯威玆-比克瑙集中营获得解放75周年纪念日,教宗借此机会严厉谴责反犹太主义罪行,同时邀请基督徒与犹太教徒共同合作,在助长仇恨的土壤上撒下和平的种子,帮助边缘人重新融入社会,扶持被丢弃的人。
不嫉妒仇恨,要宽恕容忍。不忿怒暴躁,要良善温顺。不忧苦烦恼,要喜乐欢欣。不好逸懒惰,要竭力勤奋。不迷色淫荡,要守节忠贞。不违背主旨,要爱主爱人。
「带来福音,就是带来天主的力量振奋人心,粉碎邪恶和暴力,破除自私、不容忍和仇恨的壁垒,从而建立一个新的世界。」下届普世青年节将于2016年在波兰克拉科夫举行。
教宗表扬他的圣德说:翁蔡蒂希神父的榜样能帮助我们在苦难折磨中见证爱德和望德,他在达豪集中营被仇恨信仰者杀害。他以爱抵制仇恨,以温良回应残暴。
魔鬼是一个民粹主义者,牠像民粹主义者那样,先是制造恐慌,然后导致不信任和仇恨。
所有不同宗教和倾向的和平工作者,也都应该反对制造分歧和激起紧张、仇恨、冲突的仇恨计划。令对受攻击的基督信徒应有的关怀,不会成为孕育不同宗教、不同文明间冲突的机会。
战争带来「巨大的仇恨、暴力和毁坏」,但教宗指出,十字架下的玛利亚「原谅了杀害她儿子耶稣的人」。教宗还祝愿所有斯里兰卡人,无论泰米尔人或僧伽罗人,都能找到「动力和力量来打造一个修和、正义与和平的未来」。
年轻人的父亲来到非洲为儿子办丧事,按照儿子生前信中的要求:一定要原谅杀害他的人,要求父亲心中不要有仇恨外,还要求父亲为这个小镇建造一套灌溉系统,发展农业,改变小镇的贫穷,从而减少犯罪的诱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