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课程分为:圣经、家庭美满蒙福的生活、团体生活与福传、认识主的途径、舞蹈、分享等。每天晚上由神父修女各带一组互相分享与讨论。
因此,此次课程旨在了解中欧关系现状,促进中欧青年之间的跨文化交流,以青年视角展望中欧关系的未来。
林主教又在教区设立了两年制大专“教理教师课程”和“教友神学课程”合共四期,造就教理专业人材约300人。同时,林主教还鼓励并资助一些教友以及主教府职员进修。
由于四川的代牧区很大(包括贵州及云南),不断面对教难而想留下基本的牧民指引给当地神父,徐主教于是1803年9月在崇庆召开会议,2位传教士及13位中国神父参与。
一、缺失士林哲学课程的尴尬到了台北才知道这是专门为大陆各高校年轻学者们设置的年度士林哲学讲习会。尽管已经顺利举办七次了,但是,这次却是首次正式邀请大陆的神职人员参加。
该教师讲授世俗很强的课程,同时也教授一门宗教课程。而且她每年两次主持宗教仪式。因为医疗方面的原因,她需要延长假期。当她拒绝因此而辞职时,教会解雇了她。
我本人参加过六次避静,主持过四次(不包括兄弟教区),每次都亲眼见证了那些即将破碎的婚姻在圣神的威能下,透过CFC的课程被治愈而重新和好。
神学班每届预定学制为3年,每周上课6天,计划将神哲学院的课程全部学习一遍。首届参加培训的修女有50名,其中30名修女来自于堂区牧灵福传第一线,另外20名修女则长期在教区医院、诊所和制衣中心服务。
巴州骨干教友接受培训2月14日-18日,重庆市巴州区天主堂举办了首届教友骨干培训班,30多名学员参加培训,本次培训课程有圣经、教理、礼仪与福传。
短暂的六天课程,紧锣密鼓、精彩纷呈,自始至终有两位修女和本堂苏圣意神父的陪伴和操劳,大家感到格外的温馨如家,期间,大训堡堂区不断有教友为学习班送来米、面、油、水果等生活用品,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三原教区茨林堂区九十岁高龄的兰哲一神父与回家省亲的服务于上海教区的吴宣传神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