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说的“生万物”的“道”,即是“无”;佛教认为世界的本源是“空”;基督教认为世界是上主从“虚无中创造”的。看来各大文明都思考过这个问题。这也是个追究世界本源的问题。
(二)人兽感应万物有灵的说法决不是形容词,也决不是有意抬高禽兽的灵性智商,而是确凿的事实。徐一鹏,是浙江省鄞县人,因家中贫苦,不得不出外谋生。他在海滨一个村庄设馆授徒当教师。
宇宙万物都掌控在造物主天主手中,以色列和教会更是司祭的王国、圣洁的国民,藉着信德和圣洗,促使整个受造界与上主立约(出19:5-6;伯前2:9;宗1:6;5:9-10)。
请再想,当曙光从地平线升起,驱散黑暗,使万物重见光明,是多么美好!当我们从梦中醒来,阳光从窗帘的缝隙中透过,你推开窗户,看到柳暗花明的世界浸润在暖洋洋的阳光中,会是怎样的感动?
教宗强调,我们的天主是一位全能和创造宇宙万物的天主,正如我们所宣认的。但是天主以不同的方式来宣示他的全能。当天主给了他的受造物自由,他就限制了自己的大能。
可见,教会从一开始就拥抱了整个宇宙万物。她的普世使命并非自下而上,而是从高处,从圣神降下。教宗接着解释说:一个地方教会团体并不能使自己逐渐扩展延伸,它只是被引向普世的一块酵母,本身具有普世特性。
从耶稣基督短暂的人生中我们看到,耶稣是万物之主,降生于世,但世人却不接纳他。他一生都是以弱势的身份出现的:他出生在白冷山洞的马槽,讲道是在向门徒借来的渔船上,与门徒共守圣餐的楼房也是借来的。
他说:其实,天主在创造宇宙万物的时候就给了人自由,祂放弃了自己的部分权能,让我们有运用自由的权力。天主的全能不以暴力来表达,不是如我们所渴望的以摧毁各种敌对势力来表达。
保护自然、保护环境、保护生态平衡、保护天主所造的万物是人类不可推卸的责任。以奔流的江河中领略真理,千条河流归大海,人心终向皈依主。再从树木的生长,可以看出强风过后而再度挺直,经受风霜雨雪更加茁壮。
天上的神啊,世人仰视你.万物依侍你,我支离破碎五味杂陈的心思,寄语你,也只有如此,我方能深深吐一口气,舒缓、舒缓、舒缓...天上的神啊,世人仰视你......奏出了如梦如幻的乐章,我早应该放飞自己的心绪寻觅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