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纳匝肋圣家的例子,学习在家庭祈祷,可使「儿童从幼年,通过教学和家长的典范,学习感知天主的意识,活在天主临在的氛围中。一份真正的基督徒教育,不能放弃祈祷的经验。
在临终时遭人拒绝和被舍弃的时刻,耶稣觉悟到天父的临在,即使在感觉死亡的人性悲剧时辰,祂也祈祷。教宗指出:懂得耶稣的祈祷并非在死亡面前绝望的人的呼号,也不是知道自己被遗弃的人的呼号,是很重要的。
在祈祷中与基督密切共融,信赖祂的临在,这些引导我们愿意分担弟兄们的痛苦及磨难。 保禄身陷困境,必须经历许多艰难困苦,但他从不泄气,信赖耶稣基督的恩宠支持和祂的临在。
渐长,自然而然内心有股力量,分辨正邪善恶,在十几岁的年少时期,寻找理想,又情归何处……当时,60年代,梵二以后,每主日堂区有尔国临格单张,载有中文弥撒读经,对我影响极大;上主的话是我步履前的明灯
教宗在弥撒讲道中援引梵二大公会议的思想,称眼前这些来自全世界的新任教省总主教的临在是教会共融的记号。教宗重申共融并非表示大家一律相同,其实多样化是一巨大财富。
为此,自从上主要求我承担这项服务之初,我就本着喜悦之情重申基督实际临在教会和每个信友生活上的这件圣事的中心地位”。
其实,这与耶稣的意愿完全不能相容,因为降生为人的天主子和他的教会之间,有着深刻、分不开和奥秘的连续性,因着这个连续性,今天耶稣也临在他的子民中,尤其临在宗徒们的继承人中”。
诱惑总是临在於西满伯多禄的生活中,也总是临在於我们的生活中。没有诱惑,我们在信德上就不会进步。我们在诵念《天主经》时所祈求的恩宠乃是不陷入诱惑,而非不受到诱惑。
耶稣正是藉着与门徒们一起用餐的食物,留下一个祂日後临在的典范和标记。对我们基督徒而言,耶稣就是成为血肉的圣言。因此,耶稣天主子自我奉献的一切,包括祂的天主性,都是藉着降生成人作出的奉献。
安慰则是恩宠,懂得在任何境况下领悟和彰显天主怜悯的临在和行动,即使遭遇无比的失望和苦难。现在,圣保禄提醒我们,《圣经》以特殊的方式把坚忍和安慰传递给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