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关于供奉圣像之事,天主教许可在教堂或教友家中供奉圣像,比如耶稣苦像、耶稣圣心像、圣母及其它圣人圣女像等,供教友瞻仰敬礼;其目的非为引人尊敬该像本身,乃为助人引发睹像思人之心,比如目睹耶稣苦像,内心就会想起耶稣被钉死在十字架上代人赎罪之大恩
我们希望将注意力集中在圣母像上,尤其是大殿内的圣母像,比如石柱圣母,这幅像早已存在于君士坦丁大帝时期建的大殿内。”接着,斯托亚神父解释道,“罗马人民非常敬爱这幅圣母像。
西班牙东部的阿利坎特市,近日在市内广场建起巨型的耶稣基督降生场景布置,当中的圣母玛利亚像高逾10米、初生圣婴耶稣像也有逾3米高,布置打破墨西哥蒙特雷市在近20年前创下的纪录,获世界纪录大全确认为全球最大的耶稣降生布置
五点多钟教友们开始念苦路经,有两个青年人,一个打十字,一个领经。声音洪亮但又参杂着一丝悲伤,耶稣受鞭打,带茨冠,皮破血流,众人耻笑,三次跌倒在地上,我们至尊至贵的天主,为了世人却如此卑贱。
下午1:30,在十字架的带领下,堂区神父、修女及教友们从山下一路集体拜苦路上山,在每一处定像前祈祷,体味耶稣基督为世人所受的苦难。
如果我们只依靠自己的力量,应对十字架,会苦而又苦,并且越抱怨越痛苦。我们要与天主恩宠配合,我们生活状态越积极,之后的十字架就越不是十字架了,那十字架也成为天主面前赏报的花冠和凭据。
她是太原教区七苦圣母传教会的第一位修女,于1996年9月8日在洞儿沟向主誓发初愿,并于2002年9月8日在太原主教府誓发终身誓愿。
遂购地兴建圣若瑟堂、圣母亭、十四处苦路。圣地的管建工程于1777年(清乾隆四十二年)竣工。订每年5月3日的寻获十字架与9月14日的光荣十字架瞻礼为朝圣日。
公拜苦路的十四处塑像,是西班牙各地艺术家雕塑的成果;由承受自然、饥荒和疾病等各种灾难的十四个国家青年肩负着世界青年日的十字架,在苦路默想中伴随教宗本笃十六世。
有的人开始对生活失去信心,有的人变的绝望,有的人开始抱怨……我们都不是生活的旁观者,在生活中每一个人都在扮演着其应有的角色,都切身体会其中的酸、甜、苦、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