灾民聚集在板房处活动绵竹多功能板房:主日供教友活动,其他时间当地社区可以举办公益活动。绵竹是进德公益回访的第一站。
在历史的光明与黑暗中为此,教宗转向聚集在圣伯多禄广场上的人们。他敦促说:「在这与耶稣的相遇的启发下,我们可以自问:我在生命中等待什么?我最大的希望是什么?我心里渴望见到上主的面容吗?
于是,教宗邀请聚集在威尼斯的青年接受天主的召唤,参与祂的创造工程。他说:“创造者天主邀请我们成为美善的创造者,建造出以前不存在的东西。生命需要给予而非控制;我们必须摆脱社交媒体麻痺灵魂的催眠世界。”
教宗方济各12月11日在周三公开接见活动的要理讲授中,向聚集在保禄六世大厅的信友们论述了“希望”的主题。这是教宗关于“圣神与新娘。圣神引领天主子民与耶稣、我们的希望相遇”系列的最后一讲。
现场有数以百计的人身穿乐队和民俗表演服饰,他们聚集在罗马参加属于他们的禧年活动。当天上午,他们先是在加富尔(Cavour)广场举行弥撒,然后沿途表演,经过和解大道,游行前往圣伯多禄广场。
闽东教区目前已有两个教区性的女修会,各修会的修女人数亦近百,但在教区中仍有许多女性选择以古代“贞女会”的模式,没有加入某个奉献生活会,⽽是植根于教区的团体之中,并聚集在主教周围。
圣道礼仪不是一种社会行为,不是信徒聚集起来一同祈祷。完全是另一回事。在礼仪中,天主临在,是一种更接近的临在。在弥撒圣祭中,天主的临在是真实的,非常真实。
这是十分美好的形象:两名年轻的父母和两位年迈的老人,聚集在耶稣身边。耶稣真的使世世代代相遇、并结合起来!祂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爱的源泉,这爱战胜了各种封闭、各种孤独、各种伤心。
教宗以圣若瑟为题,向圣伯多禄广场上聚集的6万多名信友和朝圣人士作了要理讲授。 圣若瑟是人,但他有能力帮助天主在身量、智慧和恩爱上成长。教宗说,圣若瑟的生命是独特无二、不可重复的。
教宗对聚集在圣伯多禄广场上的信众说:今天,很多人自我推荐,要做我们生命的‘牧者’,但只有耶稣是真正的牧者,祂赐予我们丰富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