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真是一个可怕的信仰危机的世代!对这些“投降”于世俗的教友们,一提起祈祷,便显得烦躁起来,一句话:“没时间祈祷、进堂!”更有甚者,伸出手,大咧咧地说:“你如果给我几百万块钱,我保证每天进堂、祈祷!”
纯朴的民俗与福音结合后,使这里的人特别虔诚而善良,他们日出而耕,日落而归,世代繁衍,其乐融融。
赵凤梧主教,1920年6月14日出生于济宁市任城区接庄镇北辛村一个世代奉教家庭。1927年进入兖州教区主教府小修院读书,并学习与天主沟通和交流,以培养对天主,对教会的感情。
作为基督徒在这个怪僻败坏的世代中,要洁身自好,做天主无暇的子女,在世人中放光明。
当今世代「饱受暴力和心灵贫瘠的摧残」,德肋撒修女则展现出「我们的罪恶必能获得宽恕,我们只要抓紧耶稣向我们伸出的慈悲之手,定能克胜我们的黑夜」。来自巴西的马西利奥‧阿达‧安德里诺作出了格外感人的见证。
为当今世代而言,新天地是一个「更正义、更友爱的社会」。再者,天主所说的「离开」在今天也意味着远离「滥权、不公义和战争」。「许多青年遭受暴力威胁,被迫逃离自己的故乡。
我们先前的一些文明则有勇气面对死亡,这个年长者向後来世代讲述的事件正如一个不可避免的现实,迫使人为某种绝对的事物而生活。
本书内容是作者对教宗方济各的访谈,论及年轻世代的课题。意大利《晚邮报》、《共和国报》、《新闻报》、《前途报》均在新书上市前夕刊登教宗回答的摘要。
朱开敏主教1868年10月30日,生于江苏南市董家渡的一个沙船主家庭,自明朝以来世代信仰天主教,15岁入董家渡小修院学习拉丁文,后入徐家汇大修院攻读神哲学,1888年9月7日进耶稣会,1898年晋铎,1926
教宗说:「简而言之,如果不实现社会正义,如果不能尊重当今世代和后代子孙都能共享大地资源的权利,那么就不可能存在真正符合生态的方法,或者保护环境的有效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