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生活模型:礼仪生活是我们与人与天主的关系的经验。我们一起与别人敬拜,我们一起与别人工作行动,我们聆听别人也向别人讲话。因为礼仪生活是基督徒生活的泉源。
教宗本笃十六世本周三(8月22日)在冈道尔夫堡夏宫公开接见中﹐向庭院里近四千位信友讲解当天教会礼仪节庆––「圣母元后」纪念的意义。教宗说:「极为谦卑使玛利亚在天
但是今天,人类在现代化与高科技发展中生活着,越来越远离了大自然环境。
与会者共同就人类的良知问题进行了深刻的反省,呼吁“基督信徒蒙召行动起来共同面临生活中的各种挑战”。按照惯例,研讨会和宗座生命科学院第十三届全体大会结束后发表了声明。
消息传到北非,人人震惊,奥斯定主教尤其焦虑,于是写下了《天主之城》这部旷世名著,阐述天主对人类的计划。奥斯定强调:在天主的计划中,人类历史上始终出现两座对立的城市,一座是天主之城,一座是地上之城。
耶稣小兄弟会的隐修士卡洛兄弟(C.Carretto)认为,他所度的是绝对静默的祈祷生活,在《我,方济》一书中,他以第一人称独白的写作方式,来介绍圣方济的精神与灵修境界;在此书里,他指出在方济的体验中,让我们认识到穷人才是拯救者
然而,如果我们这样看待天主,我们人类将无法学会绝对的成全。反之,如果我们把天主视为慈悲的,我们就能更好地理解祂的成全体现在哪里,激励我们去效法祂,充满爱、怜悯和慈悲。
(二)将地球比作养育人类的母亲恐怕也无人反对,今天母亲在哭泣、母亲在呻吟!她吃力地哺育着65亿儿女,承受着人类在其上排泄的废物和垃圾,有多少污染已不可逆转?!
一颗悔恨的泪,从我们祖先的脸上划落,在先人们忧伤而焦灼的目光里,不知经过了多少个世纪,多少个春秋,才终于在时间有了记忆的刹那,传来救主拯救人类的福音。今夜无眠,举世欢腾,我们的救主就要诞生。
今日世界各地的文化形式各异,人类文化的走向如何,我们不得而知,但文化是社会的灵魂,世界主流、公认的文化则必须是健康向善的,才能维持整个人类世界秩序的正常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