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方济各与司铎(梵蒂冈新闻网)痛苦、感谢、勇气和赞美:教宗方济各以这四个要点为主轴写给所有司铎一封信函。
怜悯人的人是有福的,因为他们懂得宽恕。不判断身边的人和事,只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教宗告诫说,每个人都需要宽恕,承认自己是罪人并不是走走形式,而是真心实意之举。
这就存在了一个宽恕与被宽恕的问题。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作为一个基督徒,如果我得罪了人,就该主动与人沟通,消除过节,当然还要进入告解亭,以求得天主的宽恕。
教宗解释说:耶稣因此总是在那里,与被圣职小团体丢弃的人为伍。那里有穷人、病人、罪人、麻风病人,他们全都在那里。耶稣在那里,因为祂在疾病面前会心神感伤,祂是一个善牧。一个善牧接近人,会心神感伤。
然后教宗热情地问候了幼小亡者的亲属;他们虽然眼泪纵横,却获得了安慰与慈悲的关怀。最后,教宗乘车来到公墓圣堂前广场主持弥撒。当天的福音取自《玛窦福音》,记述了真福八端。
后来,耶稣开了那个天生瞎子的眼,彰显天主的大能,慈悲和对世人的怜悯。 不要称别人为“残废”,较好的名词是“残障”,用来表示他们的身体或智力有障碍,但他们可以活得“残而不废”。
波恩(信仰通讯社)—“耶稣召叫我们传播福音‘直至极地’(宗1,8),是从一开始就派遣教会到世界去。复活基督的圣言告诉我们,教会内是没有只靠自己的,而是肩负着见证的使命,
耶稣圣心像“圣保禄论及基督说,‘祂爱了我们’(罗八37),为让我们发觉任何事物‘都不能使我们’与这爱相隔绝(罗八39)”。
教宗和大伊玛目呼吁将宗教价值观“导向促进尊重、尊严、怜悯、和解和手足情谊的文化,以克服非人性化和环境破坏”。文件中写道,宗教领袖肩负着一项特殊的任务,他们必须为人类的福祉而共同努力。
面对自然灾难,中国教会一方面应重视学习防灾、减灾知识,另一方面更应未雨绸缪,提前筹集赈灾资金;日后一旦自然灾难发生,就可用全国神长教友们的名义及时参与赈灾,与国家及人民同呼吸、共患难,以爱德行动见证福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