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来,从一位来自印度的精神导师那里学习了一套关于三传并立的师徒间的传承授受学习方法,我感觉这套学习方法真的不错,它弥补了我原先在理解和认识主的过程中忽视的许多漏洞与不足。说到三传并立。
在繁忙的圣诞节后,她感觉有压力,产生了退出的想法。在当时本堂李平生神父的建议下,我撰写了《张桂枝一家的圣诞节》的报道,表彰了节日期间,她们全家上阵帮她卖圣物的情景。
每位司铎应能感觉到他的主教的临近。若一个主教听到司铎来电话,或寄一封信来,就应立刻回覆!若有可能,应在同一天予以答覆。这种临近应在修院、在培育阶段就已开始,且要继续下去。因为主教最亲的近人是司铎。
多少次,我们虽然不说,却让他人感觉‘这里我做主’,不是吗?这是权力的欲望。耶稣教导我们,发号施令的人应该是服事他人的人。谁想为首,他就得做众人的仆役。
一张毛毯、一碗暖汤,甚至一句来自内心的问候,都会让这对患难夫妻感觉备受关怀的温暖。
教宗说,公教进行会对我而言也有一点家的感觉,因为他的父亲和祖母也是公教进行会成员。拥有一个美好的历史不是要我们前行时只顾着往後看,只顾照镜子,让自己舒适地坐在安乐椅上!不要忘记这点!
你要进入内心;你要在那里审核也许是你对天主的感觉,因为天主的肖像就在那里;基督居於人的内心,你的内心将按照天主的肖像而得以更新;在祂的肖像内,你能认出你的造物主。
教宗对圣伯多禄广场上三万信友劝勉道,我们必须做出选择:要麽像贤士那样热切地寻求耶稣,或者像经师和司祭长那样采取一种冷漠的态度,或甚至如同黑落德那样恐惧,感觉耶稣对他的权力构成威胁。
这是人的一个通病,就是当看到别人比自己多的时候,我们自然的感觉就是我少了;看到别人有成就的时候,自然就觉得好像我就不够好了,虽然事实并不是这样。在圣经里我们看到很多类似的例子。
我感觉非常好。一刻钟后我回到自己的房间,听到一个声音对我说:‘拿开身上的辅助器具’。本着信德,我想到福音中耶稣对瘫子说的话:‘拿起你的床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