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方济各在将临期第四主日三钟经前的讲话中重温圣母往见依撒伯尔的事迹,强调圣神给予童贞玛利亚信德和爱德的动力,促使她前去服事年迈的亲戚。
来自印度卡拉拉邦的玛利亚修女向《亚洲新闻通讯社》说,她在德里麻风中心工作八年,“德兰修女的精神活于中心每人身上,麻风疾令他们外表难看,但这里没有人对他们厌恶。”“耶稣是给我们力量和恩惠来照顾他的人民。
他说,他的生命如何受到加尔各答的德兰修女和澳大利亚天主教徒养母,改变其生活。厄玛奴耳不知道自己何时出生,但知道他因着修女们,当他们还是婴幼儿时,救回他和他的弟弟艾哈迈德(Ahmed)的生命。
在火炬抵达突尼斯时,陪同火炬前往的人士将一枝从圣人诞生地带来的橄榄枝赠送了给突尼斯的主教拉哈姆主教。
摄影记者兼辛枢机的私人摄影师厄玛奴耳.亚姆苏安(ManuelYamsuan)忆述,枢机渴望玛利亚之路能成为每年圣周四及四月卅日平安航海之后瞻礼前夕,前往安蒂波洛朝圣的数以千计教友的信仰泉源。
他译著的书有:《天主教简史》、《憧憬天乡》(此书曾五次增印)、《天主圣三是我的欢乐》、《依撒伯尔、卡德》,《明清间在华耶稣会士列传》等,共计约一百余万字。
出生于斯科普里的圣德肋撒修女「心怀远大梦想,所以胸怀大爱」。教宗方济各5月7日下午在北马其顿斯科普里牧灵中心接见青年时如此勉励他们。当天,教宗与各宗教及不同基督教会的青年相聚,并回答青年的提问。
●忍受他人的缺点真正的爱德,是在于能忍受别人的一切缺点;见别人的软弱不会惊讶,见别人的小德行,则努力效法。要以平安与喜乐之心来侍奉天主。●每天精读圣经圣经与师主篇二书,人们可由其中获得丰富的天国神粮。
8日上午,教宗接见了出席国际明爱机构第18届大会的与会人士,向他们发表了一篇以基督的爱为中心的讲话,他强调:基督的爱是所有爱德活动的基础。
教宗此行最令人期待的时刻,莫过于他与犹太教和穆斯林最高宗教领袖的会晤、前往亚德瓦谢姆犹太人遭屠杀纪念馆(YadVashem)致意,以及在哭墙祈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