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整个四旬期教会安排的弥撒福音当中,以悔改和补赎为主基调,其中直接指向宽恕的就有五篇*。可见,宽恕也是整个四旬期中教友应特别努力的一个方面。
教宗在宗座大楼国王厅接见他们时,勉励他们不要使天主的恩宠落空,因自己的态度而使那些悔改的罪人远离天主。
其具体表现就是在成全自己的同时兼善天下放眼世界,特别关注贫穷弱小,安抚、照顾残疾病患及遭遇不幸的兄弟姊妹,尽力替人除烦去闷、排难解忧并劝勉、帮助、引导误入歧途不慎失足的罪人悔改等等。
他们不说:这个人看来很好,因为他努力使罪人悔改。这些人总是作负面评论,旨在破坏见证。窃窃私议是每天都在犯的罪,在大事和小事上都如此。教宗例举教区内和教区之间的争议,也谈到政治斗争。
如不悔改,下场是可悲的。敬礼耶稣圣心,能使你一生平安、幸福。因为耶稣亲自对圣女玛加利大说:凡热心敬礼我圣心者,我要赐予他十二项殊恩。有了这十二项殊恩,你一生还有什么做不到的?
那么天主经就如同十诫似的,是以建立天主的天上权威开始,然后它自然引领我们走上做人的道路,也就是说,首先关于爱的道路,这同时就是悔改的道路。如果一个人以正确的道路寻求天主,他必须是站在真理这方面。
这项活动不是一项民间行为,而是对悔改及修和发出的呼吁。
比如感动人心灵、恩赐圣宠及悔改的力量,激发信、望、爱三德等。在宣讲中聆听,在宣讲中,由于有圣神特别的灵感推动,我们常能说出一些超越我们心灵的信息。因此,作为宣讲者本身也需要在宣讲中聆听主的声音。
他灵修导师的角色非常重要:他创造了一个允许悔改的空间,向圣神开放然后能辨别出诱惑和阻碍。在这个意义上,方济各教宗是世界和普世教会的灵修导师。”我的意思是,有些事情是出自教宗的,是他认为需要改变的。
所有这一切,我们发现耶稣是导师是朋友,祂总是耐心等待门徒的悔改”接着,教宗讲到在最后的晚餐中,耶稣对西满说:“西满,西满,看,撒旦求得了许可,要筛你们向筛麦子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