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因为我们的“原罪”和“本罪”模糊了自己以及天主对我们的爱,人因着罪过而“轻看自己和他人”。这种“轻看人”其实是“罪对人的腐蚀”以及魔鬼诱惑人在互相指责和反对中自暴自弃,放弃追求天主。
在露德庄避静院举办第一期心灵舒缓工作坊,有30多位60-70岁的老人参加,通过学习心灵舒缓,老人们得到适当的调理,使他们有勇气和有信心面对生活的困境,使家庭充满温馨和爱;胡焕新修女在与老人们分享时说:最好的医生是自己
十二月四日带领聚集在梵蒂冈圣伯多禄广场上的世界各国朝圣者们颂念三钟经时,教宗发表讲话呼吁各界关怀那些被迫离开自己祖国的人、无国籍的人。
在神父们的家中,联谊会教友与神父的家人促膝交谈,他们说:“你们为教会慷慨献出了自己的儿子,在我们心中你们是最可敬的人。神父为了照顾教友的灵魂不能在你们身边尽孝,我们愿尽自己的一份心意。”
在圣座国务卿帕罗林枢机署名的这封信函中,教宗指出人的尊严与这三个现实密切相关,让人想起人的基本经验是感到自己根植於世界、家庭和社会。
神父也提醒教友在福传中要遵循梵二精神“以主为基,以人为本”,要在肯定自己、欣赏别人、学习别人、丰富自己的前提下,用包容、分享和爱,专注、投入、热情的真正做“世上的盐、地上的光”。
强调指出,“每一位为人父母者都乐见自己的孩子回应上主的召叫”;并邀请司铎们认真对待亲人们的叮嘱。
教宗表示,耶稣走近祂那个时代受排斥的人,在触摸癞病人时也弄脏了自己的手,但祂治好了癞病人。耶稣以祂的举止这样教导教会:若不走近人,就不能成为团体。教宗将重点放在这段福音的主角,那患了癞病的人身上。
教宗表示,耶稣走近祂那个时代受排斥的人,在触摸癞病人时也弄脏了自己的手,但祂治好了癞病人。耶稣以祂的举止这样教导教会:若不走近人,就不能成为团体。教宗将重点放在这段福音的主角,那患了癞病的人身上。
就连自己的肉身,也只是生命的附属物、包装品,那么金钱财富、名利地位荣誉等生不带来死不带去的身外之物又能为生命本身增添什么?即使你疯狂地追求这些东西,而且常能如愿以偿,当你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又能怎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