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尔基塔礼的主教们做个拥抱生命的牧人,拥有天主的广阔之心,不陷於世俗满足感,不为已经获得的成就沾沾自喜,却始终胸怀大志;做个携带至高者的牧人,远离平庸的诱惑,摆脱不冷不热和惯常生活的限度;做个贫穷的牧人,在受难的穷人中不依附金钱和奢华
有姐妹分享自己拜圣体后与丈夫、婆婆的关系改善,并尽力抽时间去服务老年穷苦人,就像服务耶稣一样。有姐妹20多年来一直靠拜圣体走过人生的一个个坎,在圣体前得到力量与安慰。
青年表明,他们早已成为教会中的活跃成员,并愿意持续促使社会更加美好,建设「和平又团结的文化」;这文化「以穷人为核心,并承认耶稣亲自临在于穷人身上」。
德肋撒修女最为人熟悉的,是她把生命完全奉献给天主、为穷人中的穷人服务、怀着爱做最低微的工作、在每个人身上找到天主子女的尊严。
孩子多,家境穷,我们几个孩子对读书的机会却分外珍惜。到陆上定居后,满墙大大小小用饭粒黏着的各类奖状,是贫寒之家最美丽的装饰,也是我们对辛劳的母亲最好的回馈。
但这不妨碍我们的工作,相反还会帮助我们、和所有人一起工作,特别是和穷人中的穷人一起工作。明爱的活动内容和服务对象广泛,从街头流浪儿到贩卖人口犯罪活动的受害者。
这几天不断有平时并不太熟悉的教友添加自己的微信要求捐款,还有一位瘫痪在床家中贫困的老人分两次共奉献10元,“我们堂区地处坝上,大部分教友家庭条件并不好,就像这位捐款10元的老人,虽然看上去奉献的很少很微薄,但那是‘穷寡妇的一文钱
德兰姆姆是个虔诚的天主教徒,却并不排斥其他宗教信仰的人,在她服务的穷人中,有着各种各样的信仰,但她一视同仁地对待他们,非常尊重他们各自的习俗和宗教。
教宗说,卢德的生活非常艰难,作为一个穷寡妇和外邦人受尽了苦难。尽管如此,她在服务中还是为纳敖米和其他人奉献出英勇的爱、忠诚、慷慨和慈悲。卢德后来与波阿次结婚,成为达味圣王的曾祖母。
就如同耶路撒冷城中的穷寡妇,仅仅献了两文钱的仪,可是主耶稣称赞了他。我们为什么不效仿这位连上主都称赞的寡妇呢?或许在物质方面我们是贫乏的,可是我们有的是爱心,不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