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有些人听到「群众」这个词汇时会认为他们是无名小卒,但在福音中我们看到,「群众在与耶稣互动时有所转变,心中激起跟随耶稣的渴望,萌生赞叹之情,并进行分辨」。这是耶稣与群众关系中的三大恩宠。
他说:“我想到婚前准备、陪伴青年夫妻、关怀年长者、亲近受伤的家庭,或重新组合却渴望完全度基督信仰生活的家庭。”因此,“教会应邀首先要积极聆听家庭,同时也要鼓励家庭做牧灵工作的主角”。
教宗表示,天主对待我们也是如此,“当我们以我们的行为让主耶稣痛苦难耐时,主耶稣忍受痛苦而且只有一个渴望,就是能宽恕我们”。
当然,这是托斯卡修女的生命的一个明显改变,修女从中认出了她的引导者的足迹:“的确,在过了许多年后,我认出了我生命中的那条红线,就是:奉献自己来照顾他人的渴望。”
他说,在世界其他地方,世俗化已经削弱了一种文化对神圣的感知,而教会恰恰可以通过强调它是一个满足“人类与神圣相关的内在渴望”的“门户”而受益。
要放下挂虑,把心留给天主,内心渴望天主,让天主的声音进入心中,给天主留有空间,看天主要我们做什么?我应做什么?与天主沟通。
多少次我们渴望天主显得更强有力,渴望他狠狠地打击和摧毁邪恶,建立一个更美好的世界。所有的权力意识形态都有这样的看法,都认为摧毁反对进步、反对解放人类的势力是正确的。
这种现象告诉我们,他们内心最渴望的,是从教会获得在社会与世俗中给不了他们的内心平安和心灵的宁静。由于我们中国大陆教会的福传工作中,特别针对青年人的福传和牧灵关怀的工作显得微乎其微。
基督渴望永远生活在我们人性的心中信函继续写道,我们的心“脆弱而复杂,却是美好的......心灵是一个战场”,但同时也是“我们体验大爱的地方,被这爱所浸润,并能回报这个爱,这爱的源头是天主本身,即爱的圣三
因为渴望是分离,所以在爱里没有渴望。爱与存在合一,它不允许分离。真正的爱不能通过婚姻获得,它一定在婚姻前就有。爱不能爱一些人而不爱另一些人。爱一类人又恨一些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