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知道在第一线福传的传道员,为把福音的种子撒到教外人的心田,可谓是甜酸苦辣尝尽,常常是陪着笑脸给他们讲福音,但回报的往往是拒绝、冷漠、厌烦、不耐、不屑。
他要求他们在服事穷人时,应以慈善的撒玛黎雅人为楷模,符合福音价值及基督徒身份。教宗勉励这些义工组织成员继续走在这条自愿和无私作出承诺的道路上。
枢机又说,那位好撒玛黎雅人是我们的榜样,这榜样基于那无私的爱。马拉迪亚戈枢机最后说:哪里有爱德和爱,那里就有天主。
真心诚意关怀他人的举动可以克胜因国籍、社会背景和宗教的差异所造成的种种藩篱,如同福音中『慈善撒玛黎雅人』的比喻所教导我们的那样。」关怀他人的举动也可以克胜在许多国家猖獗的丢弃文化。
在慈悲圣年中更是如此,因为医生好似慈善的撒玛黎雅人,好似耶稣,不会绕开那被丢在路边的人,而是动了怜悯之心,给予照顾和救助。教宗最後特别念医疗人员和陪伴他们的亲人,表示医者亲人支持了医生圣召。
仁慈医院修女会的创始人,天主的婢女德肋撒‧奥尔西尼‧多里亚‧潘菲利‧兰迪(TeresaOrsiniDoriaPamphiliLandi)生於罗马贵族家庭。
教宗鼓励他们说:「值此恩宠时节,我们大家受邀更深入天主的慈悲奥迹内,效法慈善撒玛黎雅人,为我们世界上的许多伤口敷上天主慈悲的香膏。
住在撒玛黎雅城的以色列王阿哈布看上了依次勒耳人纳波特(音译的问题,应同纳巴)的葡萄园,想买下归为己有,纳波特一口回绝上主决不许我将我祖先的产业让给你!
在讲道中,主教从福传的角度切合实际生活剖析了今日福音所载的耶稣赐福撒玛黎雅妇人活水的道理。下午13时30分,主教与水冶堂区的服务团队举行了近3个小时的亲切座谈。
在主日福音中,耶稣透过雇工的比喻讲述天国(玛廿1-16)。教宗解释道:耶稣愿意向我们通传天国的两个幅度:首先,天主召叫所有的人为祂的国工作;其次,天主最终愿意赐给所有的人同样的报酬,也就是救赎和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