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又一次静静地站在耶稣圣心像前,瞻望这充满慈爱充满怜悯之情的圣像,禁不住心中波澜又起,感动的热泪充盈双眼。
首先,当然是耶稣被钉死在十字架上。圣若望以此为「高举」,也就是耶稣在十字架上受举扬;因为若望默观耶稣的苦难、死亡、复活、升天,以及坐到圣父的右边,为单一的奥迹。
教宗方济各在2025年四旬期文告中如此表示,这道文件的标题是《在希望中我们同行》。教宗敦促信众与他们团体内身心灵脆弱的人进行实际交流,不可忘记那些处于边缘地带的弟兄姊妹。
帕罗林枢机答道:我们需要牢记耶稣的这句话:你们只有作出共同见证,才能让世人相信。自我封闭,不向他人开放是今日世俗化社会的危险。为此,教宗方济各再三提倡相遇文化。
教区还宣布二O一九年是耶稣圣心年,旨在帮助教会更好地认识基督的圣心、借此进一步了解人的心。未来两个月,将有两名新司铎加入教区的铎职队伍、增添牧灵力量。
正是你的宽仁、你的不离不弃、你的扶持,才让我充实地走到今天,在以后漫长的人生路上,我仍和你一路同行,一路有你,心就温暖;一路有你,苦也甘饴;一路有你,幸福一生!
但我没有勇气问是否我能同行。这多麽美好呀!教宗实行那在耶稣会内称为「灵修管理」的方法:这种管理风格不仅关注应做之事,也关注该如何做,秉持何种精神来做,以及「愈显主荣」。
特别是通过这一契机,让全体信众进入圣父教宗要求我们的精神,要将耶稣的喜讯带到每一个角落”。
默想当天的读经和路加福音,天主圣言仍让人感受到耶稣复活的喜悦气氛。教宗说,门徒们看到复活後的耶稣时,他们曾怀疑过,那是因为耶稣复活的真理还没有进入他们的心中。但是,最後他们相信了。
为答复上述问题,让我们一起来默想福音的三个场景:其一为耶稣在纳匝肋的会堂开始公开传教(路四16-30);其二为耶稣在复活后与前往厄玛乌的两个门徒同行(路二四13-35),最后是撒种者与种子的比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