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稣在福音的两段章节中都提到这个思想,一段是真福八端,另一段是玛窦福音第25章,那里概述了基督徒的全部生活:你应去寻找患病的人、坐监的人、有需要的人,应照顾寡妇、没得吃和走投无路的人、需要帮助的人,他们是基督的骨肉
宗徒的经验福传的历史是从热切寻找召叫了我们的上主开始的,祂渴望与每个人——无论身在何处——建立起友谊的对话(参阅:若十五12~17)。
教宗在讲道中对会士们说,在生活中应该有寻找天主的渴望,并有勇气去执行。 教宗说:我们应该寻找天主,找到了祂,还是仍然需要去寻求祂。因着我们的渴望,让耶稣会士的心安静。
接著,教宗向神学家们发出呼吁,说:「在这不断走出自我、与他人相遇的旅程,神学家应当做个怜悯的人,面对许多人受压迫的生活、今日的奴役现象、社会灾难、暴力、战争,以及许多穷人蒙受的莫大不义,神学家要心受触动
教宗指出,此新规则体现了教会理应接纳和关心那些遭受各式各样生活挫折的人,同时也在呼吁我们投身於扞卫生命的神圣性。
俗世里有学问的人指着他们说:“你们是懒汉和社会上的废物,你们靠别人的劳力生活,你们是些不知耻的乞丐。”然而在修士阶层里却也有许多驯良、温顺的人,他们渴求隐修,渴望热诚地独自潜心祈祷。
天主是走出去的天主:祂走出去寻找我们每个人,难道不是吗?祂每天寻找我们,而且此刻正在寻找我们,一如耶稣所说的亡羊和失钱的比喻,祂时时刻刻都在寻找。」
在许多方面,生活为我们这个时代的人远较上一代的人更为困难。的确,在神修生活中,有许多东西和方法,为我们这个时代的人已经失去了意义和吸引力,而被其它更重要的责任所代替了。
拥有这个爱的人都知道自己的有限,所以也都知道温顺地聆听基督的教诲来生活。换句话说,这样的人就是学习作耶稣基督的门徒,在人际关系中实践天主爱的诫命。
在寻找尹玮玲时,我首先看到的是她的脸,是她临终时那张没有痛苦的清秀可爱之脸。接着,我试图去回顾往日的那些宝贵时刻,我和她一起整整生活工作了五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