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从四个角度来默想这段福音:一、得救不是靠“熟悉”,而是靠“活出福音”耶稣指出,有人会说:“我们跟你一起吃过饭,你也在街上教导过我们。”但主回答:“我不认识你们。”
由于下雨,山高路滑,弥撒在山下的若瑟堂内举行,教友们或排着长队朝拜十字架、亲吻耶稣五伤;或双手合十,向主献上各自的忏悔与祈祷;还有一些志愿者,忙着跑前跑后搬运凳子。
学过四福音的人都知道:耶稣是天主子,为了救赎众生,从天而降,在世33年,受尽百般苦辱,生在马槽,死于十字架上,这是慈悲为怀的最好体验;当耶稣诞生在马槽中,只有几个贫穷的、被遗弃在社会边缘的牧羊人在寒风中过来庆贺
在此期间,青年传教运动组织在各堂区邀请全体信众、男女修会会士们举行烛光祈祷、拜苦路、朝拜圣体、圣道礼仪等方式,缅怀殉道传教士;用十字架在圣堂开辟一个空间、一个角落专门敬礼写有殉道传教士名字的十字架;向教友们介绍殉道传教士名单以及他们的事迹
到达金堡山后,大家怀着对天主的依靠之心开始拜苦路,感谢天主圣神的带领,在山上宁静的氛围中,心全心归向天主。接着由王堂长以其幽默的话语详细讲解金堡山星火朝圣地的传教发展史,大家听得津津有味。
4月22日,大家随同宗神父、张神父、田修女一起收敛了心声,念着玫瑰经来拜了苦路。在户县圣母山顶每个人将自己的心愿呈现给圣母妈妈,并一起诵念了慈悲串经。
姚景星神父译著颇丰,先后翻译了《爱的呼声》、《退思恳言》、《小牧童》、《圣母小故事》、《圣龛中的呼声》等脍炙人口的教会圣书;还出版了《上海教区神职人员手册》、《铎修准则》、《申尔福》、《苦路集》等著作。
8月2日,青山教友热心拜着苦路登上了磨子山山顶,恭敬地参与了数十位神长共祭的大礼弥撒。
4月10日圣周五,下午五点在圣伯多禄大殿主持主受难礼仪,当天晚上9点15在罗马古闘兽场主持拜苦路。4月11日晚上9点,在圣伯多禄大殿主持巴斯卦守夜礼仪。
朝圣团一行还参观了本笃院内“天主教文化展厅”、安息所,并拜了十四处苦路。下午3时,两地神长教友在一起分享牧灵福传经验,通过罗副主教归纳总结,教友们对福传有了新的认识,对教会的一些活动有了更深的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