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也提及前一天13日在都柏林被册封为真福的耶稣会神父若望·沙利文(JohnSullivan),称赞他是穷人和受苦者的父亲,为他的见证感谢天主。
教宗表明,年轻人有判断的能力,看到错误的能力,但也要有理解受苦者的痛苦的能力。教宗劝勉青年具有宽恕他人的能力,不要让自己被旧事物粘住,却要展望未来。
公教医生首先应是活出信仰的见证人,善於同教会的机构,以及与受苦者同行的人合作。你们不但要做医治和兄弟爱德的使者,也要以你们的知识向所接近的人传递人性的富饶及合乎福音的怜悯精神。
他表明,出席该理事会开幕式,旨在带去「世界上受苦弟兄姊妹的诸多渴望与需求」,以期众人能聆听「他们的呼声」,顾及「他们的担忧」,在凝视「他们的面容」时,不会感到羞愧。
枢机说,这一切都是为了爱耶稣基督和关爱穷人与受苦者,而司铎自己也常常必须面对严峻的考验。胡默斯枢机因此强调:“教会为它在全世界的所有司铎自豪。”
在写给全体耶稣会士的信函里,该会现任总会长苏萨(ArturoSosa)神父如此追念他的前任:「一位睿智、谦逊和自由的人;全然慷慨地投身于服务;他被世上的受苦者所触动,同时透过他对复活主的信德却能溢出满怀的希望
教宗继续写道:“你们共同的旅程是给每一个人的标记,一曲人类尊严的赞美、希望之歌”,他同时强调了援助受苦者工作的三个特点:首先是彼此相遇,当人们在脆弱时刻体会到天主的关怀与怜悯时,相遇便发生了;其次是赐予恩典
(梵蒂冈电台讯)教宗方济各3月23日在圣玛尔大之家的清晨弥撒讲道中指出:没有慈悲也就没有公义;今天天主子民常常因心无慈悲的法官而受苦。
在这场教务会议中﹐也能看见受苦中东的缩影:有受过苦且仍在受苦的伊拉克主教﹐来自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移居海外的伊拉克主教﹐一位黎巴嫩主教﹐还有一位叙利亚主教。
受苦有两种,一种是带着抵触受苦,另一种是顺服在天主内的受苦。前者会在哀怨中度日,祝福在其每天愁眉苦脸的忧叹声中渐渐远去;后者则在赞美中生活,天主的祝福常驻其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