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3月19日是圣若瑟主保瞻礼,更是晋中教区榆次堂区的主保瞻礼。每年的这一天,神父教友如同过四大瞻礼一样隆重欢庆。装饰圣堂,贴对联,放鞭炮,咏歌奏乐,举行感恩大礼弥撒。
教宗本笃十六世已经完成了«纳匝肋人耶稣»第三集的写作,书中内容是根据记述耶稣童年生活的福音作出的默想。
他在要理讲授中继续讲解基督徒的望德,指出从辣黑耳的哭泣中产生出希望和新生命。辣黑耳是圣祖雅各伯的妻子,在生下次子本雅明时因难产而去世。
念经前,他省思了当天福音记载的耶稣在加纳婚宴中变水为酒的事迹。福音中说,“这是耶稣所行的第一个神迹,是在加里肋亚加纳行的;祂显示了自己的光荣,祂的门徒就信从了祂”(若二11)。
加沙人民将他们的恐惧和希望托付於耶稣圣婴,不断祈求天主和耶稣圣婴赐予希望,带来持久的和平。达席尔瓦神父说:「我们这里一直害怕发生悲剧。
主日福音记述耶稣复活拉匝禄的奇迹,耶稣因祂这位朋友的死亡而流泪(若十一1-45)。然而,在痛苦奥迹中,耶稣没有被悲观主义所禁锢。
圣座国务卿帕罗林枢机和意大利总统马塔雷拉出席耶稣圣婴医院成立150周年纪念活动(梵蒂冈新闻网)圣座国务卿帕罗林枢机3月19日出席了罗马耶稣圣婴医院150周年纪念活动的开幕式,现场嘉宾云集,包括意大利总统马塔雷拉和罗马市长拉吉女士等人
圣诞节提醒我们,耶稣为我们来说是和平、喜乐和安慰。但为了领受这些恩典,需要感到自己有如圣诞马槽里的人物一般渺小。教宗方济各在接见斯洛文尼亚和意大利阿布鲁佐代表团时如此勉励道。
教宗指出,耶稣在受难时刻完全经历了“恶的刺伤”,祂也这样祈求说“‘阿爸!父啊!一切为祢都可能:请给我免去这杯罢!但是,不要照我所愿意的,而要照祢所愿意的。’”(谷十四36)。
圣地耶路撒冷又传出惊人的重大考古发现,在耶稣受难前祈祷之处发现公元一世纪犹太人礼仪用水池和十字军东征时期的基督徒建筑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