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皮拉曾是佛罗伦萨市长,作为和平的建设者,他梦想著把佛罗伦萨变为美丽、友爱、接纳所有人和发扬基督徒之爱的城市,像依撒意亚先知在60章中所描述的耶路撒冷城那样。
因此,需要一种彼此尊重的对话,而和平及对各种现有危机的解决之道应超越任何国家或局部利益。应放下自己的特殊利益,这个当今国家主义复苏的时代特徵,不要以为灾难本身不能避免。
教宗方济各4月24日在周三公开接见活动结束前为叙利亚国内的和平、以及在该国境内两位被绑架的叙利亚东正教主教的释放发出呼吁。目前还没有他们获释的确切消息。
首先,这一年来,教宗方济各向我们展现了世界的和平缔造者和慰藉者的形象。他的人情味、简朴和待人接物的态度触碰、拥抱并亲吻了基督徒和所有民族;他尤其以纯然慈悲的举止亲近穷人、病人和受伤的人。
以新福传为主题的世界主教会议10月9日上午呼吁叙利亚重归于和平,教宗本笃十六世出席了当天的会议。全世界的主教在会议中也呼吁重视移民,以及教会对自身信仰生活作良心省察的重要。
该国转为非宗教王国的宣言(2006年)指出,这个在喜马拉雅山的共和国,授予更多宗教少数群体的认同。基督徒领袖的呼吁,当毫无畏惧地宣称自己的宗教信仰。
预定6次的演讲会中,每次都由一位历史学家和一位神学家来研讨梵蒂冈第二次大公会议的重要文献,即四道宪章、大公主义法令及信仰自由宣言。宗座拉特朗大学校长达尔柯沃洛神父主持了第一次有关礼仪宪章的演讲。
问:里卡尔迪教授,梵蒂冈第二届大公会议的《信仰自由宣言》坚决肯定宗教信仰自由是人生不可剥夺的权利。这个权利在世界许多地方离事实还很遥远,如何能够实现呢?
天主教与犹太教关系委员会不久前公布了一份从神学角度探讨天主教与犹太教对话的文件,迪塞尼经师长对此表示,这是一份非常重要的文件,在梵二文献《教会对非基督宗教态度宣言》颁布50周年的机会上,需要阐明犹太教和天主教的对话
有鉴於此,教宗重申《联合国原住民权利宣言》第32条,指明任何涉及原住民的经济活动都必须事先告知原住民,并徵得他们的同意。教宗说:「唯有如此,才能确保政府当局与原住民之间的和睦合作,克胜对立与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