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姥爷一生,他遭遇过饥荒,遭遇过教难,见惯了生离死别,忍受过太多挫折和磨难,有来自生活的、世俗的,有来自精神的、信仰的,但他走的始终是一条爱主爱人的道路。
教宗表示,「世俗的怜悯无济于事」。我们必须学会哭泣,今日世界缺乏「哭泣的能力」。教宗观察到,哭泣的是那些遭排斥和被丢弃的人,生活安逸顺遂的人却不懂得哭。
教宗方济各还指出,保禄邀请弟茂德保护信仰,避免异教徒们那种空洞的嚼舌根、世俗的空洞的嚼舌根……。
教宗最后谈到结婚典礼,他邀请情侣们把婚礼办成真正的欢宴,基督徒的欢宴,而非世俗的欢宴,因为上主启示自己和赐予恩宠的临在,使婚姻达致圆满和绝对的可靠。祂是那真正温暖心灵的圆满喜乐的秘密。
唯有基督能满足你们的众多盼望,而世俗虚假的承诺通常只会叫你们失望。」教宗接着指出,心灵是情感、思考和「洁净」话语的中心;它属於内在而非外在,尤其涉及我们的互动关系。
唯有基督能满足你们的众多盼望,而世俗虚假的承诺通常只会叫你们失望。教宗接着指出,心灵是情感、思考和洁净话语的中心;它属于内在而非外在,尤其涉及我们的互动关系。
生活在这个世界,有自己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不跟着这个世界随波逐流,知道自己的追求是什么,我们的财宝在哪里,不要轻易地被世俗的虚幻所迷惑,像无知的丧亡之子一样,盲目沉迷于现世的享乐之中,而忽略了永远的幸福。
借着他的苦难提醒我们要轻看世俗仰慕天堂。当我们面对痛苦的时候,我们要想耶稣基督跟我一样,他也曾经痛苦过。这就提醒我们,我们所遭受的痛苦,从某种意义上讲对我们是理所当然的。
以前,我因忙于世俗之事和对信仰的冷淡,从未亲身参与,有时近乎麻木的心还觉得这只是一个形式,一个秀场罢了。下午回到办公室,我有些夸耀地喧嚷谁有认识的孤寡老人?
但是,当我们把希望寄托於安逸时;把希望寄托于自私主义,寻求私利而不为他人服务时;把希望寄托于财富或世俗的薄弱保障时,一切都将瓦解。上主会亲自将之毁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