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今,在恢复外交关系百周年之际,圣座与瑞士现存合作关系的进一步发展被提出讨论。瑞士联邦外交部正在探讨该国派遣常驻圣座大使的可能性,伯尔尼议会的多个委员会也已表示赞同,现在只等瑞士议会拍板定案。
“这个原则可以被信徒和非信徒共享”。“在这个基础上,我们众人都必须推动相遇文化。‘我们应以对话为武器,装备我们的孩子!我们应教导他们如何努力奋斗,实现相遇的文化!’
越南明爱会主任吴仕丁(JosephNgôSĩĐình)神父说,这几天有许多人感染新冠病毒,他们需要药物、很多家庭被隔离,因限制措施,他们为食物和医药用品不足而痛苦。
教宗说:“在这疫情大流行期间,许多人失去了工作,有些人被难以承受的沉重负担压垮,甚至到了自杀的地步,我愿纪念他们每一个人和他们的家人。”
他说,"在一个被不确定所困扰的社会中,恐惧已经控制了年轻人,表现为焦虑和抑郁",并伴随毒品和其它物质消费的增加。
为此,耶稣慈爱地治愈被领到祂面前的病人,或者使大批群众得到饱饫。教宗在信函中写道,“在这些情景下,什么打动耶稣呢?无非是由于慈悲”,祂以慈悲回应每个人的需求。
这不是被奴役束缚,谦卑低下并不是陷入自己的伤口和软弱中无法自拔,而是向关系敞开大门,向一种使人重获尊严并得到治愈的交流敞开。就如同伯多禄一样,从这交流中,走上一条与耶稣同行的新道路。”
教宗表示,「今天我们被许多话语淹没,说话和做事总是必须匆匆忙忙的。更有甚者,多少次,两人正在说话时,其中一人不等对方表达完想法就插嘴回应,就算让对方说话也没专心聆听。这是我们时代的祸患」。
他学医过程中一直被手术所吸引,可能做手术更能让他的手和脑同时发挥吧。事实证明确是如此。他发明了自己的方法,在保持伤口无菌的情况下,增添了多彩的艺术,减轻了患者的痛苦。
教宗说,“耶稣与每个人都友好”,“祂与那被认为有罪和不纯洁的人交往”,“祂毫无偏见地与税吏同席”,始终表现出自己“是仆人和忠信的朋友”一直到死;复活的主,赐给了我们“普遍喜乐的恩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