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礼仪宪章中也鼓励教友应该按着保禄宗徒的教训不断地祈祷,(礼仪12#)因此,作者极力劝勉教友们在弥撒前以祈祷来准备自己的心灵。
在确认许多从事社会传播工作的人士都有行正确之事的信念之时(宗座社会传播会议,传播事业中的伦理,4),我们也应该看到那些在这领域工作的人所面临的「心理上特别的压力及伦理上的两难问题」(AetatisNovae
’sChurch(EastChurch)inBeijing辅仁大学本部旧址:位于北京西城区的辅仁大学旧址,建于1930年,由荷兰籍本笃会葛斯尼(AdalbertGresnigt)神父应首任宗座驻华代表刚恒毅
遥想当年,身为宗徒之长的伯多禄也曾向主耶稣提出过这样的问题:“看!我们舍弃了一切,跟随了你,那么,将来我们可得到什么呢?”
“饱学”在世人眼中是“智慧”的标志,但保禄宗徒说:“智者在哪里?经师在哪里?这世代的诡辩者又在哪里?天主岂不是使这世上的智慧变成了愚妄吗?
记得保禄宗徒曾说过:"犹太人要求的是神迹,希腊人寻求的是智慧,而我们所宣讲的却是被钉在十字架上的基督。"(格前1:22-23)很显然,保禄不赞成此举。奇迹,固然能增加人的信仰,从感观上满足人的猎奇性。
只有若望宗徒和以圣母为首的几名女子站在十字架下,而这区区数人与整个巴勒斯坦的人相比实在是太不成比例了!
圣雅各伯宗徒说:“谁若在言语上不犯过失,他便是个完人,也必能控制全身”(雅3:2)。圣若瑟正是因为控制好了自己的口舌,同样也控制好了自己的整个身心,从而成为诸德全备的“义人”(玛1:19)。
她深悟保禄宗徒说过的话:我若不传福音,我便有祸了。虽然自己笨嘴拙舌,连自己的丈夫都传递不了福音,但是她相信,只要有持之以恒的精神,总有一天,丈夫会理解,接受福音的。果然天主就照她的这份信德给她成就了。
1947年赴法国、英国、意大利等国求学,于1950年获宗座额我略大学神学博士学位。于1951年回国后,被任命为徐汇大修院代院长,耶稣会上海区代区长,耶稣会中国区代巡阅使,海州监牧区代监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