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母亲那个年代,对传教的认识,好多人不太清楚。总以为传教是主教、神父和修女的事。不过,母亲总是希望圣教广扬。她以自己的言行,让家人、亲友尽力能早日成为教友。
我生在教友世家,从小接受信仰,父亲是虔诚的基督徒,一生在福传中度过,他在世时反复叮嘱我们说:“传教救灵是一个基督徒的首要职责……”而我工作几十年,借口忙,一直没有把福传付诸行动,由此心里不安,总想在退休后补上这一亏缺
诸位教宗的认可教宗方济各透过几位前任的举动,重温小德肋撒见证的卓越价值得到认可的各个阶段:首先是良十三世教宗,他允许圣女15岁时进入修院;接着是庇护十一世教宗,他于1925年将小德肋撒封圣,两年后的1927年又宣布她为传教的主保
新圣女的传教热火关于这一切,新圣女玛利亚・安东尼娅树立了榜样:「她赤脚跋涉千里,穿越旷野和险途,为将天主带到那里。今天,她为我们是热忱且大胆的使徒典范」。
说实在的,我对那些传教的人,没有好感,甚至还有些反感和戒备心。朋友直率地说。为什么呢?这些人的言行,往往让我感到不舒服,甚至感到厌恶。朋友愤愤地说。能不能具体谈谈呢?我不解地问道。
但是他不同意父辈的计划,很快便离开那个埃特纳火山所在的城市前往美西纳要求加入耶稣会,随后又申请前往远东进行传教。直到1642年底,长上才在他父母的同意下接纳他作为初学生。
历史上的城川天主教会,出现了一些影响巨大的著名人物,比如国际公认的、杰出的蒙古学大师田清波,就是在城川传教、治学近20年的圣母圣心会比利时籍神父。
中华圣母社会福利基金会执行长黎世宏表示,暖个好冬是中华圣母基金会长期关怀弱势族群的活动,今年预计受益家庭将扩大为去年的2倍、前年的4倍。
世俗人的价值,很多时是指金钱、享乐、社会地位、权力、健康或男女间的感情。当然,基本的金钱收入可以维持我们的生活,而基本的健康也可以帮助我们维持工作的能力。但是我们基督徒与世俗人有何不同呢?
今年7月,爱心小组到宜昌市点军区松鹤福利院看望十多名老年教友,为他们带去牛奶、水果、月饼等营养品,还给孤儿牟若望送去了旅游鞋,同院老人刘世华羡慕地说:你们天主教真好,每次都来看望他们,我也要入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