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家里门外对我都很尊重,村中人都羡慕我们这个家庭。四年前我突然得了病,发病时力大无比,三四个青年人才能将我拿住。到银川附属医院进行全身检查,诊断结果却没病。
本届教义班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第一、中青年慕道者占大多数:青年及中年人占93%(其中青年、中年各占一半),因此本次接受信仰的主体是大中专学生、社会及家庭的主力成员。
神父出身富裕家庭,但神贫的他从不留恋尘世间的富有,他把自己全部献给了天主,做了他谦卑忠诚的仆役。为了燕东市建堂,他把自己节省下来的全部资金献了出来。很大的堂院里,收养了几个残疾人。
家庭、朋友、社会,甚至教会都存在很多的问题。这个神父怎么这样?会长怎么总跟我唠叨个没完?他———还是教友呢……其实,真正感慨的应该是我们自己。你不也是教会的一分子吗?我们怎么有权利批评别人。
他叫田福生,生于任丘市南芦张村一个贫苦家庭。他的幼年正值军阀混战时期,家穷只能用野菜充饥。
在十年动乱期间,经人介绍,我有幸和一位老奉教家庭的女子结婚,婚后,她不失时机的向我传教,讲起天主教总是喋喋不休,但她没什么文化,对教会的道理也讲不出个一二三。
圣母是我们的慈母路1:36—45;56节,圣母经天使预报得知,她荒胎的表姐老年得喜,就急速动身由纳匝肋往山区去,走了四天的路程,到了犹大的一座城,进了匝加利亚的家,就给依撒伯尔请安,圣母的请安,给这个家庭带来了无尽的欢乐
英国王室寝宫的墙上铭刻着一句格言:“天主永不舍弃一个依靠他的人或家庭”。犯了罪跌倒了,不要怕,告明、痛悔,定改,再回到天主身边。天主是最仁慈的,一定会像慈父收容回头浪子一样的收容我们。
我们堂区“索阅”“信德”由1份至4、5份,到目前的68份,从我们堂口来看,基本上每户公教家庭就有一份“信德”。我是堂区信德的宣传员,发行员,亦是投递员,当然这与堂区神父的指导动员是有直接关系的。
我回答:“全国只有6‰的教友,干坏事的不能说没有,但比率不高,这些都是挂名教友,他们生长在信教人的家庭里,做着无信仰者的事,只知道吃喝嫁娶,酗酒赌博,他们的双眼早已调整到'钱财'的频道上,他们的双手也早已塞满了做不完还要做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