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4月27日主持教宗牧职内首次周三公开接见时﹐说明他取名号的理由: 「我之所以愿意称为本笃十六世﹐为的是在精神上与可敬的本笃十五世教宗有所关连﹐他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痛苦的时期领导了教会﹐他是一位修和的教宗
(梵蒂冈电台讯)教宗府讲道神师坎塔拉梅萨(RanieroCantalamessa)神父2月26日上午在宗座大楼救赎之母堂带领教宗方济各和圣座各部会首长举行四旬期第二场默想。
在周三例行公开接见中,教宗强调本次峰会将是一个契机,启动透明对话以及修和的具体进程、重新找到手足情谊,最终确保朝鲜半岛以及全世界的和平。
文告的对象除了是全球人类之外,特别是各国元首和各国际组织机构的负责人。因此,各国驻圣座大使特别参与了这项礼仪。
在弥撒讲道中,藉着当天的福音,本堂王健神父重申老人在我们生命中的重要性,他说:老人们的生活阅历,奠定了他们的信德基础,虽然经过岁月了的洗礼,但是他们对天主依然怀着无比的信赖,藉着老人们的祈祷和生活的榜样增加我们的信德
环境和人类可持续发展的主题,也就是面向大自然和人类,成了关键议题。这也是教宗方济各颁布重要的《愿祢受赞颂》通谕的一大成果。现在必须将这种助长排斥和丢弃的全球资本主义,与更加关切人和环境的原则相结合。」
此改变出自于“若干宗主教、大总主教和主教”的请求,教宗予以接纳,并借由一道以手谕形式发表的宗座牧函,规定“主教会议的主教成员,一旦年满80岁”且不在职,就不再享有“投票表决权”。
冈田总主教在这份题为《教会在战前、战中及战后的立场》的档中进一步指出,“自一九三六年教廷传信部邀请学生参拜神道教神社以来,教会和社会都经历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事实上,目前“已经不存在国教了。
但这些附有插画的信件在送到收信人手中之前,需要先经过检查和分拣过程。在菲乌米奇诺分类中心进行初步分拣后,每天发往圣座的大量邮件都要接受安全检查,并使用计算机系统,通过机器来纪录和称重量。
后来又有在圣堂里保存圣体的习惯,其主要目的是为一些不能到圣堂参礼的病人,尤其是为临终的病人送圣体。其次,是为人们能够敬礼和朝拜圣体。在过去,圣体柜多置于祭台的上方中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