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信仰指的是需要爱,相信爱并以爱为基础;爱是天主的形态,是人的形态,是世界、未来和生活的形态。有信仰就是秉持这样的生活信念:爱得多是善,爱得少为恶。
我们一定要在这四旬斋期默默祈祷,克苦善工,自己多吃一点苦,他人少受一些罪,自己少吃一粒米,让他人多吃一口饭,让人间皆友善,让世界充满爱。
耶稣的苦难延续到世界的终结,因为这是一段分受全人类痛苦的历史,持续临在於我们每个人的生活经历中。总之,逾越节三日庆典是值得纪念的一个爱的盛事,它令我们坚信,在生活的考验中我们绝不会被遗弃。
祂在一切事上,除了罪以外,与我们相似(《论教会在现代世界牧职宪章》,22号)。教宗表示:藉着耶稣,我们不仅能亲手触摸天父的慈悲,也受到激励使自己成为天主慈悲的工具。
教宗的弥撒讲道从人类的这种处境谈起,指出天主的慈悲并非遥不可及,各种疾苦都能在天主慈悲中找到有效的救援,我们应孜孜不倦地汲取天父的慈悲,并将慈悲带给世界。
这旋律提醒我们:人不是这个世界的居民,只是一个奔向永恒去的旅人。正如塞涅卡所说:与死俱来的一切,甚至比死亡本身更可怕。
(梵蒂冈电台讯)教宗方济各4月16日访问希腊莱斯沃斯的难民营,为关怀受苦者作见证,并唤醒世界的良知,克胜恐惧。隔天,教宗在天皇后喜乐经祈祷活动中再次为移民发出呼吁。
每位在俗信友因着圣洗圣事成为吾主的使徒,做地上的盐、世界的光、从内部改变现实的酵母。我们加入教会是藉着圣洗,而不是司铎或主教圣秩。我们大家都是从同一道门进入教会的!
他们不应在自己的住房找归属,因为教会和世界才是他们履行使命的开放场所;他们的宝藏乃是把主耶稣置於生命中心,不为自己谋求别的东西。
教宗也提醒说,9月1日星期四我们将与东正教及其他教会团体的弟兄姐妹一同庆祝为照料受造界的世界祈祷日,这将是我们加强合作、共同尊重环境与自然,进而保护生命的良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