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提起耶稣12岁时随父母亲去耶路撒冷过逾越节留在圣殿里,3天后才被找到的事件,那时耶稣回答他的父母说:我必须在我父亲那里。
当天的弥撒福音是耶稣驱赶耶路撒冷圣殿商人的记载,耶稣的行动可被视为先知性的举动,也是对犹太人的答复,犹太人要求耶稣一个足以证明他以天主之名行事的记号。
圣斯德望被指控宣讲那个扬言摧毁耶路撒冷圣殿的和要破坏梅瑟法律的耶稣。教宗解释说,但斯德望从犹太圣经中证明了耶稣不是要颠覆梅瑟的法律,反而要予以成全。
上主始终守护着祂的子民,在艰难时期、在子民感到灰心丧气或者被摧毁的时刻,当圣殿不存在、耶路撒冷被敌方统治时,天主子民自问:‘上主,祢给我们许诺了这一切!而现在发生什么事?
尤其让人看到,透过教会最高代表教宗这个人物,教会走向世界,教会不从内部关注罗马的现实,而是走向世界,尤其回归本源,回到耶路撒冷所代表的根基。保禄六世是首次前往圣地的教宗。
他解释说,耶稣的传教使命不从耶路撒冷那个宗教、社会和政治中心出发,而是从加里肋亚开始。
走过昨天,走到今天,又走向明天,直到新耶路撒冷的来临。他背负历史长河中每一个人的罪愆。他把麦面饼和葡萄酒变成他的体血,将巴贝尔塔的罪恶洗净了,使分散的天主子女藉着共吃一饼、共饮一杯重新合而为一。
昔日吾主耶稣同十二宗徒在吃最后一次逾越节羔羊时,也就是在最后晚餐,建定圣体大礼后的次日下午,正当耶路撒冷圣殿内祭献逾越节羔羊的时刻,吾主耶稣为拯救世人,受尽万般苦难凌辱,在加尔瓦略山顶上,流尽最后一滴血
再读新约中耶稣召选十二位宗徒跟随他走天国的道路,茹达斯信心十足地跟耶稣外出传教,宣讲耶稣和天国的到来,他同耶稣一起荣进耶路撒冷,和耶稣同食共饮,他也心怀憧憬跟耶稣走永福之路,祈盼天国的光荣早日实现,可他就是没有谨遵师傅主耶稣的教导
加尔默罗修士在1226年已经拥有一份被耶路撒冷主教圣雅博授与,由教宗奥诺理耀第三批准的会宪。第13世纪时,被占领了巴勒斯坦圣地的撒拉逊人(回教人)驱逐西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