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伯来书》强调3个强有力的词,说耶稣学习、服从和受苦。耶稣的态度与我们的先祖亚当的态度刚好相反。亚当不愿意学习上主所吩咐的事,不愿意受苦,也不服从。耶稣虽然是天主,却自谦自卑,做了仆人。
耶稣被派来实现救恩、人与天主的修和、新盟约。加莱格主教继续告诉本社,保禄是传教士、最杰出的宗徒。在《罗马人书》的开篇卷首,他就写到自己是耶稣基督的仆人、蒙召和被拣选宣讲福音。
教宗表明,基督徒的望德绝非「简单的乐观心态」,而是明确知道天主临在于我们中间。教宗提出了在黑暗时期积极维持望德的策略,并敦促青年把望德分享出去。
教宗方济各这次在立陶宛、拉脱维亚、爱沙尼亚的使命,是要「再次宣扬福音的喜乐,以及慈悲与温柔的革新」,因为缺乏天主圣爱的自由,「并不足以带来生命的意义和圆满」。
当天福音讲述法利塞人和税吏祈祷的比喻,他们两人上圣殿去祈祷,但只有税吏真正的“到达天主台前”,因为他谦卑地展现真实的自己。
在周至教区的司竹堂口,每年的农历三月初一村子里都有盛大的庙会,方圆百里的人们都会在这个农闲的阳春三月来这里赶场。由于村子紧邻省道,交通便利,这里就空前繁荣起来,庙会里
约纳先知试图逃避天主的召叫,不愿为天主的拯救计划服务。教宗方济各称约纳是一位走出去的先知,也是一位逃跑的先知。天主派他去边缘地区,去尼尼微,即今天的伊拉克境内,向城里的居民宣讲悔改。
4月11日,复活期第二主日,即天主仁慈瞻礼之际,阿根廷“天主仁慈宗徒”教会运动团体组织了盛大的庆祝活动,数以千计的信众将在全国各地参加以天主仁慈为主题的圣道礼仪及各种活动。
(玛5:48)门徒以及后来跟随耶稣的人都在追求如同天主一样的圣善,因为天主是一切人幸福的根源。
雅各伯在世时常说的一句话就是,天主要的都给,天主给的都要,在多年奔波的旅程中,他更多的是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为主做证;从小的困苦,让他更懂得人间的疾苦,安慰病患者,宽待犯错者,帮助穷困者;他的仁善、他的公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