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接近圣诞节的此时令我们想到:要是天主同我们创造历史,以我们作为祂的姓,既然祂任由我们书写祂的历史,至少我们也要让祂写我们的历史。圣德就是:‘让上主写我们的历史。
他在春意盎然的时节走进我们的生活;他亲吻病患、祝福孩童、接近弱者;其训导简洁明了,直抵人心,唤醒了众多麻木的灵魂;其简朴作风、谦虚态度、宽广胸怀,感动了世界,重塑了大公教会形象,为教会复兴带来了希望及动力
四十的人便可大彻大悟接近生命的真谛。有人把人的一生做了这样一个形象的比喻:少年时期像只猴,中年时期像头牛,老年时期像只狗。四十岁正处于的“牛”的年龄,牛最能负重,也最能忍辱。
教宗于是以圣母玛利亚为例说:“童贞玛利亚即使是受造物中最接近天主的人,她也是日复一日地走着信仰的旅途,她在心中保存并不断地默想天主借着圣经和她的圣子的生活事迹给她说的话。
他在最贫苦最失意的人群中歇息,他穿着最破旧的衣服,在最富贵最得意的人群中穿过,他永远独自走在傲慢和鄙视不能接近的地方。我想我也是孤独的。
关于这项晚祷活动,梵蒂冈电台特派员翁达扎从巴伐利亚作了下面的报导:“祈祷是和平及喜悦的力量,不仅将我们引向天主,也使我们彼此接近。”
圣若望保禄二世教宗曾告诉我们,倘若教会宣认并宣讲天主的仁慈,带领众人更加接近慈悲的泉源,那麽教会便是度一种真实无伪的生活(《富於仁慈的天主》通谕,13号)。因此,在慈悲与使命之间存在着一种密切联繋。
若我们众基督徒皈依基督,一起朝向他走去,我们就会彼此接近,甚至按照基督的要求,‘与祂及与天父合而为一’(参:若十七21)。
他表示:在一种厌烦信仰的感觉面前,我们的青年渴望发现越来越接近现实的耶稣的魅力,让祂的言行来询问和挑战自己。他们也渴望一种充满人性、献身於爱的生活。
天父总是竭力接近我们,派遣祂的儿子来。我们正在等待,欢欣喜悦地等待。可是,圣子不与‘这些人’为伍,而是与病患、穷人、被遗弃者、税吏、罪人和娼妓交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