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物欲横流、金钱至上的今天,一些不良的世俗气息也浸入了修道人的生活中,追求舒适、贪求享乐的色彩越来越浓。世纪老人赵本笃神父所选择的圣母神乐院(男苦修会)的生活却成
走到哪,住到哪,与受灾同胞同甘苦共命运。
杨帆执事回忆自2006年进入修院以来,18年的修道历程中甘苦、寸心自知。特别是在受到考验的时刻,天主的光一直在照耀着他,天主的手也一直搀拉着他。
白馆长从中国教会历史开始讲解,给大家描绘了精彩的历史画面,透过一幅幅历史画面,大家体会到教会先贤默默无闻地奉献自己的一生,传扬基督福音的甘苦。
新铎杨帆,山东省滨州市董杨村人,2006年进入修院,2025年1月领受执事圣秩,长达近19年的修道生涯,其中甘苦,寸心自知。
我和先生既然上了一艘船,就只有同心合意,风雨同行,同甘苦,共患难,开不得半点小差。工作压力重,外面受了委屈,只有相互安慰,相互支持。那时,我和先生的关系就像肝胆相照的铁杆朋友。
十年前,这位同学和妻子一块儿到某大都市打拼,两人甘苦同担,经过努力,最终站稳了脚跟。然而,由于忽视灵修,第三者进入了这位教友的生活,因为有了孩子,最终的结果是家庭的破裂。
我们注视十字架,在那里可以品尝到芦荟蜜、苦蜜、耶稣牺牲奉献的甘苦。可是,这奥迹极其伟大,我们自己无法凭自己的能力看清它,不是为了理解,而是为了深深地感受这救赎的奥迹。首先是十字架的奥迹。
我们注视十字架,在那里可以品尝到芦荟蜜、苦蜜、耶稣牺牲奉献的甘苦。可是,这奥迹极其伟大,我们自己无法凭自己的能力看清它,不是为了理解,而是为了深深地感受这救赎的奥迹。首先是十字架的奥迹。
首先,每个人从自己做起,不以冷漠的态度对待穷人的创伤,而要学会与那些遭受迫害、孤独、被迫迁徙或家庭分裂的人共患难;与那些得不到医疗照顾的人共安危,与那些忍受饥饿、寒冷或炎热的人共甘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