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女们对“两会”的关心表达衷心感谢,她们表示,今后会继续秉持天主教教义中的仁爱精神,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传递温暖与正能量,为社会和谐发展贡献力量。
借此机会,圣座圣赦院为“本着真正忏悔和爱德精神”在世界各地“参与各项礼仪的人”颁布全大赦,所需条件仍然是办告解圣事、参与感恩祭及按照教宗的意向祈祷。(原载:梵蒂冈新闻网)
仁爱组始终坚持物质援助与精神关怀并重,帮助困难群体改善生活的同时,也给予他们信心和力量。此次慰问活动不仅缓解了困难群众的实际问题,也弘扬了互助友爱的社会风尚。
很多教友们也分享了自己的信仰见证,表示会以圣母、圣若瑟为榜样,彰显主的荣耀,并将这种精神融入到日常生活与灵性生命中。
当上任教宗若望·保禄二世的健康每下愈况时,他经常宣读公众信息。这张图片是2005年4月2日桑德里枢机在圣伯多禄广场宣布上任教宗去世的消息时的情景。他在全球各地都深受人们的喜爱,本生说。
正如可敬的先教宗若望保禄二世所期望的,这个日子成为一个适当时刻去默想痛苦的奥秘,而且又特别藉此机会令我们的各种团体和民间社会,能对生病的弟兄姊妹更加关注。
世纪交替时,最早给我们带来噩耗的是印度的德肋撒修女(1910-1997年),顿时,人们索然无味地咀嚼着没有云柱的日子;随后,是教宗若望保禄二世(1920-2005年),一刹那,整个世界绝无仅有地沉寂了下来
其圣像壁画,更是朴实而动人,多少年来,她把教会的圣经,史实不断地传达给众人……文艺复兴时期的圣像艺术较接近生活贴近圣经,显示着爱的艺术的精神本质。
此外,在教会“本地化”的问题上,既然“本地化”是地方教会发展的自然结果,那么就要尊重这个“自然”进程,要避免使用外力,将不属于福音精神的事物强加在本地教会上。
一个好教友应该是忠诚地信仰基督、追随基督、愿意以他的精神而生活,时时处处与他相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