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礼仪经文和教会文件的用字遣词方面,则要提升其包容性。执事和司铎培育执事「蒙召为天主子民服务,亲切关怀人们,接纳并聆听所有的人」。为此,大会向他们表示感谢。
为此在弥撒大祭中,先举行圣道礼仪,再举行圣体祭献。教会如此安排,因为她知道:没有天主的圣言,我们的信仰便无根据;没有圣体神粮,我们的信仰便是空泛的,理论的,无生命的。
1650年,卫匡国作为中国教区的特派员返回梵蒂冈,为中国礼仪辩护,返回欧洲的航程又花了四年时间。
第三条诫命“守瞻礼主日”指出了我们人,作为团体,和天主的来往之道,以及,享受天主的爱,在礼仪感恩中的生活。第三诫,既是我们天主儿女在现世生活的高峰,也是未来天上生活的预尝。
在祈祷中,在教会的礼仪中,我们就如“登上高山”,面对面地观看耶稣。在祈祷的“高山”上我们会认识到耶稣基督就是天主。祂不仅是我们基督徒的天主,而且是所有人的天主。
今天的礼仪并未直接讲述这个情节,但引导我们默想其中的叙述:与复活主的相遇改变我们的生命,光照我们的情感、渴望及思想。
答:肋未人因被天主特别选立,专职服务会幕与礼仪事务(参阅户1:47-53),故扎营在会幕四周,并随会幕一起行动(户2:17)。
透过有规律、庄严且合乎礼仪的献祭生活,以色列人不断被提醒:一切属主,时间是圣的,生命是恩赐,人当悔改归主,常怀感恩。《户籍纪》第30章问答一、总纲:什么是许愿与誓言?问1:什么是“许愿”与“发誓”?
答:「领主咏」特别伴随圣体圣事的领受,和「进堂咏」、「奉献咏」、「谢主咏」一样,都有特定的礼仪意义。它强调我们此刻正与主耶稣最亲密地结合。
犹达斯溜走后,主耶稣拿起饼来,祝福后擘开,递给他的门徒,主耶稣当时说的话,玛窦的记载是:你们拿去吃吧!这是我的身体。然后,又拿起杯来,祝谢了,递给他们说:你们都由其中喝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