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圣诞老人”的词源意味着“圣人”或“神圣”,而圣诞老人的装束设计来自圣尼各老。今天是阅读这位慷慨奉献的圣人故事的好日子。圣人在天堂依然活着,所以,当我们告诉人说圣尼各老是真实的,我们不是在撒谎!
也不是努力达到一种纯粹主观的信念而已,因为我们寻找这种“平衡”时,唯一兴趣只是获得自己特定的经验,而不是真正开放于天主的计划.我们以为能让自己得到慰藉和启发,但最终人被困在自己的想法和感受里。
教宗阐明,荒野的图像让我们意识到得救之路并非始于世俗权力所在之处,虽然这是我们会渴求的地方,而得救却从“荒野”、从“贫穷”和单纯开始,矛盾的是,这个地方难以进入,而且危险。
她把自己奉献给上主的渴望逐渐成熟,并要求加入普拉德尔圣母女修会,可是因其健康状况而被拒绝。里维耶在1786年的时候决定开办学校,并致力于照顾病患和贫困者。
很多人生活困顿,而有钱有势者的心硬导致困苦者的处境雪上加霜。大伊玛目沉痛表示,「如此脆弱的人们沦为现代物质主义的受害者,伴随而来的是自私自利、痴心妄想,把人当成偶像来崇拜,以及他们的个人主义倾向」。
教宗强调,“如果青年对感恩持开放态度,而长者能为他们投入新的未来主动采取行动”,各国人民就会蒙受极大的祝福。教宗以《卢德传》为一条主脉来展开他的要理讲授。
教宗的省思首先以圣咏71篇的“美好祈祷”为起点,谈到“老年状况下的强烈紧张感”,这是“随着年老的脆弱和易受伤害”的弱点而呈现出的特征。
而耶稣基督是这份圆满。我们每个人都不完美,我们大家都在半路上、在旅途中。我们要有这份意识”。教宗引用《生活的基督》宗座劝谕,强调复活主基督能在我们每次跌倒时,扶我们重新站起来。
开端祷词旧约时代,上主领导以色列脱离在埃及的奴役生活,获得自由,在旷野里时时照顾他们,带领他们有如牧人带领羊群,而被称为选民的领袖、牧者(参咏22首)。
“这片土地资源丰富,却因战争而流血,这战争持续不断,因为总有人在挑起战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