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渴望以教会团体的身份,把我们的弟兄交托在天父的手中:愿这双慈悲的手找到他以福音的油点燃的灯,他竭尽一生传扬福音并为福音作出见证。”
苦路的每一处都以身体和精神上的慈悲善行为主题,默想人类的苦难。教宗对此表示,只有效法耶稣基督舍弃自我,才能回答人类的苦难。因此,教宗呼吁青年通过十字架的苦路成为服务的主角。
他是旧约时代的最后一位先知,也是耶稣的首位门徒。他是唯一被庆祝生辰和死亡纪念日的圣人。洗者若翰宣告上主的来临,劝人悔改皈依。许多人从犹大全境、从耶路撒冷和约旦河周围地区赶来听他宣讲。
教宗在要理讲授中继续以基督徒的希望为主题,谈及《圣伯多禄前书》论述的心中所怀希望的理由,勉励我们与弱小者和被排斥着为伍,不以恶报恶,而是宽恕和祝福,做希望的光明标记。
在世界家庭大会的喜乐氛围中,教宗的讲话自然以家庭牧灵工作为中心。教宗表示,为教会而言,家庭不是担心的缘由,而是受造界的杰作蒙天主祝福的幸福表达。家庭是教会与天主的造化结盟约的基本场所。
当时,该委员会在罗马召开全体大会,主题为「平信徒在公众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使命」。教宗在信函中强调,「牧者们应当鼓励、陪伴并激励平信徒在充满矛盾的世界中保持活泼的望德和信德」,在社会上为福音作见证。
(Sant’AnnibaleMariadiFrancia)神父的一句名言:缺乏灵修及缺乏祈祷和忏悔的生活,就“无法完成真正的善工”。
疫情发生以来,一线医护人员们以生命绘制了一幅幅抢救生命的感人画卷。除此之外,天主教会的修女们虽然不能奔赴前线,却在当地挺身而出,做着力所能及的感人奉献。
16世纪的新教运动使北欧大部分民族脱离了罗马,之后的脱利腾大公会议振兴了教会。传教方面16至17世纪是公教会历史上福传的最佳时期之一,比如传教大主保方济各沙勿略在印度曾经一天为数千人付洗。
这让我们想起福音开篇所引用的先知预告:人将称祂的名字为厄玛奴耳,意思是:天主与我们同在(玛一23;依七14)。教宗解释道,这一切都在说明天主的身分,祂的名字意思是与谁同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