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主十诫”;田会胜神父则指导大家如何祈祷、如何做婚姻誓词;来自香港的马素梨修女给大家分享了“圣家之和谐”;吕芳老师教导学员们组成新家庭后,如何处理“家庭关系”;刘雪芹、刘焕春两位修女引导大家善度祈祷生活
我以天主的仁慈请求你们,献上你们的身体当作生活、圣洁和悦乐天主的祭品:这才是你们合理的敬礼。(罗12:1)基督徒是地上和天国的双重公民,要过灵魂与肉身的双重生活,常有争战。
双下肢残疾人穆士飞的生活无人照顾,不久前因锁骨摔伤骨折加重了疾患,失去工作能力,每天只靠在西开总堂门前乞讨度日。由于他的病情较重,乘坐普通轮椅不能双臂滑行,遇到恶劣天气难以前行。
圣经学习小组的一位成员分享说,有时,当被一句圣言打动时,会感受到是件非常奇妙的事,带来的不仅是感动于心的愉悦,还是完善的思维方式,让人能从生活中发现天主的恩典。
她指出,生活的开支上涨了很多,当地很多人仍然过著贫穷的生活或仅能糊口。她说,「不如随我们的能力而捐献吧」,并建议教会与其掏空穷人的腰包,不如推动一些投资计划赚钱。
负责高加索拉丁礼的宗座代理若瑟·帕索托主教就这非常重要事件向梵蒂冈电台表示:我希望在格鲁吉亚度隐修生活是为教区、为了祈祷,度隐修生活也是与东正教会联系的标志。
坎塔拉梅萨神父强调:贫穷的圣方济各教导我们,教会真正的革新者是那些舍弃自己并完全为天主生活的人。 要了解圣方济各,必须从他的皈依开始。
巴吞他尼府(信仰通讯社)—在泰国传教三十五年的宗座外方传教会传教士阿德里亚诺•佩罗辛神父向本社表示,在暖武里府宗座外方传教会会院生活传教二十六年后,今年五月我蒙天主召叫到泰国中部巴吞他尼府的圣马尔谷堂区工作
此外,社会研究及行动中心特别表明,长时间以来,个人生活限制在私人领域。今天,藉着信息和通讯新科技,个人生活不断进入公共空间,使个人能参与公共讨论。
第3925期的《公教文明》(LaCiviltàCattolica)期刊,刊登了教宗针对修会生活与全教会所面临的挑战的长篇谈话,读者可从该期刊的官网下载意大利语、英语和西班牙语的全篇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