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接着表示:“教会来自督基这个源头,并被差遣使福音像一条活水的江河,比你们浩瀚的多瑙河更加无限宽广及好客,流到世界和人心的干枯地带,使其净化并得到满足。
但正如圣若望·保禄二世指出的那样,“经过孤独和艰难的考验,1500年前,当他还不到20岁时,他在苏比亚科(Subiaco)建立了第一座本笃会修道院。”
(参阅玛21:1-11;谷11:1-11;若12:13)然而想不到他们对耶稣的热情和敬爱竟然在很短时间内便发生了天翻地覆的改变,却在比拉多衙门前高喊起令人寒心吃惊的口号:“除掉他!除掉他!
其他学者试图把二者联系起来,指出耶稣受了两次鞭刑:一次是在比拉多的总督府,另二次是在盖法大司祭那里。此外,还有两根石柱被认为是耶稣受难时的柱子:一根在伊斯坦布尔,另一根在博洛尼亚的圣墓大殿。
秦始皇比尼采走得远得多,他是取神的地位而代之,直接宣布自己是上帝,一切的主宰,由此将中国从“先贤之信”时代导入专制时代。所谓孔孟文化,也只是可怜地当作了专制的附庸与门面而已。可惜可叹!
悔改的结果就是带来生命的改变,《圣经》中记载的匝凯的改变就比较有代表性:匝凯站起来对主说:“主,你看,我把我财物的一半施舍给穷人;我如果欺骗过谁,我就以四倍赔偿。”
卢梭说:“耶稣的一生是伟大的奇迹,倘若谁能虚构这样的故事,除了出现比耶稣更大的奇迹,是不可能的。”
因此,没有任何悲惨的事比以这种不能结果的死亡,作为生命中所追求的真实而牺牲的、能结丰满果实的死亡更为不幸。
一个在气质上较为易怒的人,可能比其他人更容易动怒。但是只要他不失去理智,他仍然可以自由地控制自己的怒气。他那易怒的性格,只是他的一种强烈的个性。这种个性可好可坏。是好是不好,便要看他个人的欲望而定。
今天的世界比任何时候都需要福音的宣讲和信仰的见证。有人认为把信仰的宝藏介绍给那些不愿意给别人分享的人是不能容忍的事,但事实上不是这样,因为向别人推举基督不意味着强迫别人去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