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顺治十八年(1661年)六月,卫匡国在杭州病逝,葬于留下镇老东岳大方井司铎公墓。原墓为正方形,深广各二丈,高出地面丈许,入地凡六级。顶作环弧式,凡三列,中较大,环置矶,陈骨瓮,其中一瓮置卫匡国遗骸。
最后一次,我终于有机会同她们一起去看望她们所服务的人们———大约五十名曾经或正在遭受麻风病蹂躏的患者,包括男的、女的、老的、少的。
它虽然经过百年的风雨侵蚀、战火洗礼,面目在一天天变“老”,但它那内存的气质依然召唤着太原乃至三晋的教友们,依然赐予教友们信心和力量。
记得在离开修院的毕业典礼上院长说:“当你们圣神父多年之后,会成为老神父,但愿你们永远作个年轻神父。”直到现在,我对此话才有了深刻的理解。
为了兰妹的信仰,她早在刚回国时就老挂在心,只是由于这样那样的事,一直过了十年才把这一大事完成。1936年,旧历元旦后的第二天,她冒着雪后风寒,一大早从上海坐上去杭州的快车去完成给兰妹领洗的多年夙愿。
是啊,上海的老教友有很多优势、有时间、有经济力量、有才能、更有信德与爱德。他们经历了中国教会的风风雨雨,他们对天主的爱更有信心,他们走出去,请进来,不断地鼓励着我们这些风雨中的人们。
年近七十的老院长成妈妈这样谈论自己的工作:“天主深深地爱了我。我要把这份爱给予这世间最需要的人”。
这里特别要提到扬州市的林跃斋老人,他不顾年老体弱,将教友们捐赠的每一件衣服都清洗得干干净净,每个月十号发工资后,他所做的第一件是就是去邮局给我们邮寄衣服,我们代表受助家庭对这位可敬的老人和当地热心的教友表示深深的谢意
当前有一个普遍现象:老人们热心,子女们冷淡,有的一年不进堂,使父母很伤心,也很无奈。有些稍有孝心的子女,为了不使父母太伤心,勉强也进一次堂。这里要搞清一个问题是:进堂是为了谁?不是为了你的灵魂得救吗?
山西长治教友王姊妹说起过,以前她们那儿神父在教友家轮流吃饭,老神父总是把小孩子洒落在桌子上的饭吃干净。虽是小事,听后实在让人感动。真像圣人,实乃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