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于是问道:我们应该从哪个门进入呢? 这个门就是耶稣本身(参:若十9)。耶稣就是门,是得救的必经之路。他引领我们走向天父。耶稣这扇门永远不关闭,始终向我们敞开,不作区分,不排斥,也没有特权。
教友则唱下列的:「我们当换衣服、带灰尘、穿苦衣、守斋涕泣,在上主前悲嚎;因为我们的天主多赐恩宠,宽赦我们的诸罪。」这已经说明了封斋之意,及信众应如何渡此封齐期。
教友则唱下列的:“我们当换衣服、带灰尘、穿苦衣、守斋涕泣,在上主前悲嚎;因为我们的天主多赐恩宠,宽赦我们的诸罪。”这已经说明了封斋之意,及信众应如何渡此封齐期。
在将临圈上,我们缠绕绿色的枝条。绿色代表生命。所以绿色圆圈代表永恒(永久)的生命,纪念耶稣为我们赢得了永生。在这将临圈上,我们放四根蜡烛。分为紫色、绿色、粉红色与红色。
在我们一生的经验中,我们时常体验到我们有亏欠自己、亏欠别人、亏欠天主的地方。因此,我们时常感觉到负罪感,而使我们感到负罪感的思言行为若不符合天主的诫命和旨意,我们就是犯罪了。
这安慰便是天主在我们心中的临在。教宗也提醒说,为使天主临在我们心中,我们要敞开心灵,我们必须悔改。 教宗说:得救就是在圣神的安慰中生活,而非在俗世精神的安慰中生活。
今天清晨的弥撒圣祭中,教宗方济各讲道强调在这个"罪恶深重的世界",我们是软弱的,"但面对我们的软弱应该勇敢。
我们每个基督徒在用餐前后,都要祈祷,以感谢上主赐给我们食物和平安。国人虽然没有这样的礼节,却也有“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的古训,这是感恩上的相通之处,但在心理上却有所差异。
在四旬期内,我们要从平日的活动中退一步,多花一些时间与耶稣在一起。我们也要节制一下我们的舒适生活,以便能感受一些动力,去寻求天主的助佑。克己是四旬期的中心要求。
教宗表示,“正当一切似乎崩溃之际,天主来到,天主临在,天主聚集我们,使我们得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