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如何在临终时给予最好的陪伴,如何诚实又充满爱的给予安抚呢?德尼佐神父有一些经验供大家参考。
本报讯6月9日这一天是西开总堂值得庆贺和纪念的日子,因为经过三个多月学习的206名慕道友积极回应上主的召叫,立志跟随基督,于当日傍晚时分在辉煌的大堂内集体接受了洗礼,加入到教会这个充满爱的大家庭。
身为基督徒,我们在享受圣诞欢愉的同时,更有责任实践基督的爱并把这个爱向周围分施。基督没有以一个以色列子民期盼的政客的形象出现,而是变成一个满溢着爱的婴孩,我们便是这爱的传播者。
《弟茂德后书》是圣保禄宗徒劝勉爱徒弟茂德的一封书信,也称为圣保禄宗徒的遗嘱,为了鼓励弟茂德坚强地面对当时教会的苦难,以及不被当时所行的异端邪说受影响。
修女邀请大家多为教宗、主教和神父们祈祷,透过圣母看到天主的爱并活出爱。朝拜完圣堂,教友们移步朝拜十四处苦路。从山脚蜿蜒而上,教友们依次跪伏朝拜。
第四,讲道人需有爱主心火,有激情无论做什么都需要心火与激情,自己心爱的事情就有心火去做。论到讲道人,如自己不热心他怎能传热?宣讲者如没有心火,他怎能使听众火热起来?
这几天我正在阅读一本小册子,书名是《生来就为了爱》(《Createdforlove》)。作者是一位虔诚的基督徒,他放弃了律师的高薪,心甘情愿地到各地去宣扬主的福音。
我从小生长在天主教的家庭里,自母胎起,天主就召叫了我,一步一步地为我铺了路,我从小所听都是爱主爱人爱教会的事迹。良好的环境使我的信仰有了扎实的基础。无论我到哪里,我都不会忘记去教堂过主日。
基督爱我们,甚至连他即将被负卖的那夜也一如继往地爱我们,他以主人的角色邀请参与受难前的餐宴———最后晚餐。又因他自己的圣死、复活成了分施恩宠的宴会———感恩祭。
(伯前4:12-13)痛苦是个恩赐,是个爱的记号,因为天父也选择以痛苦来显示他爱世界如此之深,甚至赐下他的独生子,让他为我们而死。透过基督的死亡,证明痛苦是份礼物,也是最大的爱的礼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