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真正得到了基督,生命才会改变,生命才会更新,行为才会真正得到改变,对人才有真正的爱心与饶恕。三、耶稣复活给人带来永恒的盼望耶稣的复活是上主的作为,给人带来盼望。我们得救,还是在于希望。
“牧民体验”系“学习善牧基督的爱心,像祂一样「不是来受服事,而是来服事人」(谷10:45)。透过各种牧民体验,如照顾长者、监狱探访、关注劳工、堂区工作等,修生可以对教会的服务有更充实的认识和准备”。
虽然一桩意外事件妥善解决了,但教宗的宽宏大量以及爱心令人钦佩。为此,本报特刊此文,以飨读者。
他们不光在家接待来访,更是走出去看望老弱贫病的乡亲,为宋宜松、宋军善老人送去衣物,为杲春月老人送去药品,为无钱看病的宋文成母亲买药治病……他们践行基督的大爱,诠释福音的真谛,半年内就奉献了爱心款项两千余元
事实上,真正的怜悯“不是造成死亡”,而是以爱心接纳和扶助病患,设法减轻他的痛苦。另一个障碍则是日益增长的个人主义,它给人们带来孤独。
我们只想着自己的喜乐顺畅,能算是有善心、有爱心吗,我们不采取任何具体措施,帮助他们改善生存条件,只是跳呀唱呀,用口舌“赞美天主”,没有相应的“善行”配合,怎么能获得耶稣的救赎恩宠和天国永生呢?
在这一大群圣人中,不仅是那些正式受到教会承认的,也包括任何时代和任何民族的人,他们曾经努力设法以爱心和忠贞的态度实践天主的圣意。
我必须重新审视这份需要勇气付出爱心的工作。老师们年轻得连恋爱还没谈过,什么力量让他们如此坚决地留在这群令家人和社会愁肠百转的孩子们中间!年近七十的老院长成妈妈这样谈论自己的工作:“天主深深地爱了我。
我们从浪子回头喻、失羊喻、失钱喻这些美好的故事中都能很深地感受到这份伟大的父爱,故为人之父一定要追随、仿效圣父这份充满真、善、美、圣的爱心。
因为他是一位基督徒,深知教堂在世界各地都是慈善爱心的标志。在进进出出教堂的众多信徒中,很容易找到为穷人服务的志愿者。我们基督徒都知道,行善不仅是一种私人的美德,还是一种心灵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