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我们基督徒的“醒悟”,不只是提醒自己免于诱惑而犯罪跌倒,更是“醒悟每天在我们生命中的天主”。所以,我们基督徒要醒悟“个人的将临期”,也就是要在自己每天的生活中,认出并跟随主耶稣。
当然,教宗、主教和神父们,也是人,也会犯错误,会犯罪。除了在信仰内涵的教导上,我们不必要听从神职人员的其它要求和指导。我们在圣教会内渴望找到天主,而不是找到一个十全十美的人。
过去因为太强调法律和人的义务,总是用“责任”或犯罪去恐吓基督徒遵守教会的一些生活习惯,反而给人造成心里的压力和情绪上的反感。基督徒个人和团体的每一天的生活,都是为了彰显并帮助人得到天主的圣爱。
惟有来自基督的宽恕怜悯的爱才能够消弭仇恨,根绝犯罪。在基督里有公义,也有怜悯,恨罪也爱罪人。杀死罪人不是目的,救人灵魂才是。
刘远虽然每次都立志不再犯罪,但有时还会伤耶稣的心,这时他就对耶稣说:主,我错了,又犯了罪,你要怎么惩罚我都接受!做错了事受惩罚是应该的。虽然他的问答有些幼稚,但道出了他对天主的那份忠诚。
她接着说:你们要爱天主、爱圣母啊,不要犯罪,就可以做圣人了。我就是要耶稣、要圣母啊!这就是母亲的遗嘱,朴素的遗嘱,然而却是充满信德的遗嘱。我家并非是祖祖辈辈信仰天主教的家庭,信仰是从父母这一代开始的。
这也是免除我们因犯罪而遭暂罚的一种途径。施行这些哀矜就是要我们相似于基督,这些道理至今仍很重要。
往往由于我们的懒惰、不作为、坏榜样、犯罪,我们非但不能护慰他人,反而伤害了自己和他人。
3让我们对抗贪欲不要厌倦,因为这种软弱会让我们变得自私并导向各种邪恶,在历史轨迹上我们能看到各种引诱男女犯罪的方法(参阅:《众位弟兄》,166),其中一项就是对数字媒体上瘾,那会使人际关系变得薄弱。
尽管祂没有犯罪,却被置于两个罪犯中间,他们更喜欢暴力的巴拉巴而不是祂(参玛27:15-21)。最后,耶稣的身心都中伤。我问自己:这对我们的希望有何种方式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