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在三位一体的天主中,天主越是天父,他与圣子和圣神的结合也越紧密。结合并不要求溶化,而是将本身的特性更加彰显出来。因此,我们跟随天主父的榜样。因此,真正的本性使我能够与他人对话。
你的权力越大代表你的责任越重,你是否用你手中的权力使人们安居乐业?是否消除了社会的不正义?你是否关注了那些弱小的弟兄?是否用你手中的权力为人民谋求了更多的福利?来跟随我!你又说。
我们越是谦卑低下,天主越使我们上升”。教宗也描述了比喻中两位主角不同的内心态度:税吏“恳求宽恕”,法利塞人“深信自己一切都合乎要求”,将自己置于核心位置,开始赞美自己而鄙视他人。
我们这里的教友都觉得,越是碰到大灾大难,越要把天主的爱彰显给教外人,我们用对天主坚强的信德和望德,鼓励教外人战胜这场灾难。同时我们还要用爱德帮助教外人。
时至今日,尽管先后出台了各种文件和强调教会的本质是传教性的梵二大公会议教导,真福保罗•曼纳神父当年所预见的仍然适用。
他说,在准备庆祝梵二大公会议于1962年10月11日开幕,至今已有50周年的背景下,对圣母学的反省非常合乎时宜。
梵二大公会议借她的权威重申对圣母的认识及敬礼圣母的责任……,并向所有忠于大公会议训导的人们推荐至圣童贞圣母玛利亚,并鼓励我们热心向圣母呼求,因为她是天人间的中保。
礼仪的发展简史;梵二的礼仪精神、梵二以后的礼仪走向,然后针对堂区的一些礼仪情况,做一些礼仪规范,让这些人就各堂口在礼仪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做一些调整和改善。
作者甄先生在发言中强调了三位教宗沿着梵二大公会议的足迹,在对话的道路上一脉相承。教宗方济各延续了梵二大公会议的开放精神和若望保禄二世的神恩,并且继承了本笃十六世致中国教会信函的思想,为对话奠定基础。
教宗首先论述感恩圣事的含义,以及梵二大公会议关於信友礼仪培育的训导。他说,在两千年的历史中许多基督徒为护卫感恩圣事坚持到底,直至死亡,今天也发生同样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