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建堂的喜乐2005年10月1日,我们巴彦县红光乡西双井屯在刘建国神父、鲍广金神父积极带领下,筹集资金建起了一座245平方米的天主圣殿。教友们激动万分,高兴地唱着响亮的圣歌,感谢赞美天主。
相反地,税吏,一个受众人鄙视的罪人却站在圣殿门口,觉得自己不配进入,只能依靠天主的慈悲。耶稣评论这个税吏说:这人下去,到他家里,成了正义的(路十八14),即得到了宽恕。
第三个比喻是在圣殿祈祷的法利塞人和税吏。前者自得其满,后者自觉不配,但是天主却俯听了后者。这比喻告诉我们,「缺少谦逊的精神,就没有真正的祈祷。恰恰是祈祷引领我们祈求、祈祷」。
对这些残片研究的成果中有一个细节:在希腊文本中,天主那不可读出的四个字母的圣名是用古希伯来文写出,这是第一圣殿时期(公元前587年以前)使用的古文字。
为若翰洗者而言,这意味着避开所有“权利之地”(可见福音一开始作述的一连串统治者),甚至圣殿(他父亲匝加利亚作大司祭的地方),并最后隐退到荒野,沉淫在荒野的宁静之中。
然后,怀着坦率和勇气,在被捕和释放前后,都在圣殿里宣报耶稣(参阅宗3:12-26,5:25-42)。传统也告诉我们在殉道临头时他的坚持,这正是发生在此的(参阅罗马的克雷蒙,《致格林多人书》,V,4)。
三、教堂里也有世俗人情教堂是一个圣洁的地方,是爱的圣殿。但是,这些年来,我越来越觉得很多老教友把世俗的人情带到了教堂里。
可见,建筑艺术的震撼,引领众多信众走进救世主的圣殿里,潜移默化起到弘道、布道、入道的作用,让主的慈爱之德照耀人的心灵。此外,中世纪著名的画家,在传播基督教文明过程中,也增加了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在帕维亚城的‘金天圣伯多禄圣殿’内圣奥斯定陵墓前,教宗向参与晚祷的各界人士说:“只有那亲自体验生活在上主的爱中的人,才能履行引导和陪伴他人跟随基督的任务。
展望即将到来的禧年,他表示,“这是恩宠的时期,我们将打开圣门,让所有人能够跨过那生活的圣殿,即耶稣,并在祂内体验天主的爱,唤醒希望,重获喜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