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主教团团长崔昌武总主教在为金大中举行的追思礼仪中奉香[page]之后,韩国佛教界众法师、基督新教一位牧师以及韩国本土宗教代表依次上前为已故金大中前任总统诵经祈福,祈愿亡人早日安息天乡主怀。
前不久,听一位教友叙述自己的家庭生活,觉得他的灵修境界还相当独特,故传述于后,让大家一起分享。
十月十五至三十一日期间,公教青年团体每天在网站上刊登一位圣人的生平资料。其成员陆尚民表示,“圣人事迹能帮助信徒认识教会的诸圣节,以抗衡商业社会万圣节的‘死亡文化’。
我为此伤心欲绝,一位修女安慰道:“一个人离开必会给我们留下一些东西,我们应好好想想,她留给了我们什么?”母亲很善良,在别人的记忆里,母亲最多的表情便是笑。
记得有一次在听一位神父在讲福传的时候讲了自己的一起福传经历,有一年的圣诞节神父去购买一些圣诞节的饰品用来装扮教堂,因为买了很多,那位老板满脸堆笑对神父又说好话又递好烟,结帐的时候还连声说:“谢谢,谢谢”
其实圣母在天主教的信仰定位是很明确的——即圣母是耶稣的母亲,她也是一位凡胎,是耶稣的忠实门徒,不是神,所以教会对圣母的信条是——敬礼而不是敬拜。
其实,无染原罪与光荣升天,都启示了圣母是一位最完美的得救者。现在且让我们一看无染原罪对今日的信徒有何意义。我们都承认,圣母是人,不是(女)神。但这个人在救恩史上占有特殊的地位,甚至超过旧约中的亚巴郎。
去年冬天一场大雪后,李主任无意中发现,离他家不远住着一位孤寡老人,十分贫穷,便领着儿子拿着棉衣、棉被、米面和油等给老人送去。后来,每隔一段时间,李主任便去看望老人,并送去日用品和零花钱。
人老了就爱回忆,近年来我头脑中总出现我们教堂的一位已故修女,她叫周笔花,是忠心事主的好修女。周修女生于光绪十七年(1891年),姑娘时许配给本村一户有钱人家,婚后到南京,被夫轻视,受尽凌辱。
已经有162年没有一位教宗在圣母之家主持弥撒了。这座朝圣地意义重大,它与家、家庭、纳匝肋圣家遗址,以及第一个家庭教会,息息相关。因此,它将每个家庭、每个家庭教会与普世教会这个大家庭联系起来。